江苏省概况
一、管辖区域与行政区划
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东濒黄海,南接浙江省和上海市,西连安徽省,北邻山东省,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增长极。全省土地面积约10.72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1.12%,虽然地域面积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靠后,但凭借紧凑的空间布局和高效的资源利用,成为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
截至2024年,江苏省实行省辖地级市管理制度,下辖13个地级市,分别为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基于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最新数据,全省共设有55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20个县,下辖乡级行政区中,包含764个镇、302个街道(数据根据最新行政区划调整动态更新,具体以官方发布为准)。13个地级市在地域上大致可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苏南地区包括南京、无锡、苏州、常州、镇江,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板块;苏中地区涵盖南通、扬州、泰州,兼具沿江与沿海优势,发展势头强劲;苏北地区包含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地域面积广阔,资源丰富,是江苏经济增长的潜力区域。
各行政区域功能定位清晰,苏南依托长三角核心区优势,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苏中发挥江海联动优势,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港口经济;苏北则立足农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经济发展,三大区域协同发展,共同构成江苏省多元且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
二、政治与社会治理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的经济大省,江苏省的政治体系严格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江苏省人民政府是省级行政机关,驻地为省会南京市,负责统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工作,下设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多个职能部门,确保各项政策的制定与落实。
在社会治理方面,江苏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江苏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基层治理中推广“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模式,将全省划分为多个基层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负责政策宣传、民情收集、矛盾调解、便民服务等工作,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同时,江苏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先后出台多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覆盖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在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方面,江苏省针对苏南、苏中、苏北的发展差异,制定了差异化的扶持政策。例如,通过“苏南对口帮扶苏北”机制,推动苏南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苏北流动;设立苏北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苏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园区发展;加快苏中沿江地区港口群建设,提升江海联运能力,促进苏中与苏南、上海等地的经济联动。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缩小了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实现均衡协调发展。
三、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江苏省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2023年GDP总量突破12.7万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经济发展具有总量大、质量高、结构优、活力强的显着特点,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从经济总量来看,江苏GDP自2010年以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除受疫情影响的特殊年份外),2023年达到12.74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10%左右。其中,苏南地区贡献了全省近60%的GDP,苏州、南京、无锡三座城市GDP均突破1.5万亿元,苏州更是以2.4万亿元的GDP总量位居全国所有城市第六位,成为中国最强地级市。苏中地区的南通、扬州、泰州GDP均突破6000亿元,苏北地区的徐州GDP突破8000亿元,成为苏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全省13个地级市GDP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形成了“没有弱市”的均衡发展格局。
在产业结构方面,江苏已形成“三二一”的产业格局(202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约为4.5:45.5:50),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明显。
第一产业方面,江苏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农产品供应基地,粮食年产量稳定在3500万吨以上,其中水稻、小麦、棉花、油料等农作物产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江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科技园区,培育了众多农业龙头企业,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智慧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附加值。
第二产业是江苏经济的核心支柱,尤其是制造业实力雄厚,被誉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大省”。江苏制造业涵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石化、纺织、冶金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条。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江苏第一大支柱产业,2023年产业规模突破4万亿元,苏州、南京、无锡是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聚集了华为、中兴、台积电、三星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装备制造业是江苏第二大支柱产业,涵盖工程机械、高端装备、船舶制造等细分领域,徐州的工程机械(徐工集团)、镇江的船舶制造、常州的轨道交通装备等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此外,江苏的汽车产业(南京、苏州、无锡等地聚集了上汽、东风、比亚迪等车企)、石化产业(南京、连云港等地的石化园区)、纺织产业(苏州、无锡、南通等地的纺织集群)也具有较强的产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