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青光耀九天(1 / 2)

镇元子只觉眼前一花,原本脚下坚实的五庄观净土,骤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澄澈青空。

这不是凡间抬头可见的苍穹,也不是九天之上任何一重天的穹顶,而是一种纯粹到极致的“青”。

既像是初春嫩芽破土时最鲜活的色泽,又似深海寒玉,历经亿万年沉淀的温润,更带着一种,凌驾于万道之上的威严与浩瀚。

没有云卷云舒,没有日月星辰,甚至没有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概念,

唯有一片浩浩荡荡、无穷无尽的青,

包裹着他的神魂,让他这位活了数个元会、见证过龙凤争霸、凶兽量劫的地仙之祖,

竟生出了,如同凡尘稚子,仰望高山般的渺小感。

他下意识地运转大神通,试图看清这片青空的边界,

可大道之力,如同石沉大海,蔓延千万里,触及的依旧是那片一成不变、却又深不可测的青。

这青空仿佛拥有生命,每一缕色泽都在缓缓流淌,流淌间散发出的气息,既不是仙道的清逸,

也不是魔道的诡谲,

更不是妖、神的霸道,而是一种“容”——容纳万法、包容诸天、承载一切的至高气象。

镇元子的人参果树乃先天灵根,扎根混沌,滋养万物,

可在这片青空的气息面前,竟隐隐有了臣服之意,连他体内稳固如混沌的道基,都在微微震颤,仿佛要与这方青天共鸣。

“这……是何地?”

镇元子喃喃自语,声音在青空中荡开圈圈涟漪,却没有丝毫回声,仿佛被这片青天无声地吞噬。

他活了太久,见过的奇景数不胜数:

龙汉初劫时龙凤麒麟三族大战,引动山海倒卷;

凶兽争霸,无尽凶皇肆虐,演化混沌开辟之威;

甚至曾窥得鸿蒙紫气一缕,触摸过大道边缘。

可从未有一刻,像现在这样,连神魂都在为眼前的景象而战栗。

不是恐惧,而是源于对至高存在的敬畏,

对无穷浩瀚的震撼。

就在镇元子心神震荡、难以言喻之际,青空的尽头,骤然响起一声贯穿古今的轰鸣。

那不是雷霆之怒,也不是山崩之响,而是一种法则凝结、大道共鸣的声音,

如同千万座神山,同时拔地而起,又似亿万条灵河同步奔涌向前。

随着这声轰鸣,青空的深处,无数道青色霞光汇聚而来,霞光之中,无数古老的符文闪烁沉浮,

那些符文并非任何已知的道文、篆文,而是天地初开时,便已存在的本源符号,

每一个都蕴含着“天”的至理,组合在一起,便化作了无边的威压,笼罩了整个青空。

镇元子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青空尽头,只见霞光越来越盛,越来越浓,最终凝聚成了一座横跨万古、耸立长空的王座!

那王座实在太过宏伟,远超任何想象极限。

它并非由金玉堆砌,也不是以先天神材铸就,而是由纯粹的青色天光凝结而成,

座身之上,缠绕着无数道法则锁链,每一道锁链,都如同一条奔腾的星河,闪烁着亿万星辰的光芒。

王座的扶手,是两条盘旋而上的青龙虚影,龙首高昂,龙须飘荡,眼中闪烁着洞悉万物的睿智,

并非实体,却散发着比真正的远古祖龙还要磅礴的气息。

王座的靠背,雕刻着诸天星辰运转的轨迹,日月交替,四季轮回,仿佛将整个宇宙的生灭演化都镌刻其上,

一眼望去,便能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大道的变迁。

王座的顶端,悬浮着一枚青色的宝珠,

宝珠不大,却散发着照亮混沌的光芒,那光芒温和却不容抗拒,仿佛是青天的眼眸,俯瞰着世间万物,洞察着一切虚妄。

整座王座没有丝毫刻意的奢华,却透着一种“道法自然”的至高格调,

它就那样静静地耸立在青空尽头,不怒自威,不发而威,

仅仅是存在本身,

便让这片无边青天的浩瀚,更添了三分威严,六分神圣,还有一分让人望而却步的缥缈。

镇元子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座王座之上,蕴含着一种凌驾于诸天万道之上的至高权柄,

那是“天”的权柄,是执掌秩序、裁决万物的权柄。

他的元神在颤抖,他的道心在共鸣,甚至他体内的先天灵气,都在不由自主地,朝着王座的方向涌动,仿佛要回归本源一般。

他见过古帝的宝殿,见过三清的仙宫,可那些宫殿与眼前的这座王座相比,就如同凡尘的茅屋之于仙山琼阁,

渺小得不值一提。

“青天为域,王座凌天……这等气象,绝非等闲所能铸就。”

镇元子的心神,被王座的威严深深震慑之际,

青空之中,骤然亮起三道不同的霞光,自三个方向而来,瞬间便抵达了他的身旁。

霞光散去,三道身影显现而出。

左侧一人,身披白裘,面容温和,眉宇间带着洞察万物的智慧,周身环绕着无数上古异兽的虚影,

正是知晓天下事、洞悉万族秘辛的白泽神兽。

他此刻,也正抬眼,望着那座耸立长空的王座,眼中满是惊叹,显然也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中间一人,人身蛇尾,身披先天八卦演化而成的道袍,面容古朴而神圣,正是伏羲。

他的目光深邃,望着王座的眼神中,除了惊叹,还有一丝了然,仿佛早已知晓些许隐秘。

右侧一人,同样人身蛇尾,容颜绝世,

周身环绕着生机盎然的气息,仿佛能滋养万物、孕育生灵,正是女娲娘娘。

她的神色温婉,却难掩眼中的震撼,望着这片无边青天,轻声道:“如此气象,当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白泽道友,伏羲道君,女娲道君。”镇元子回过神来,连忙拱手见礼,心中的疑惑更甚,

“三位也来了地?不知这片青天,这座王座,究竟是何来历?

难道这才是,真实的神庭根基?”

白泽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

“我亦是被一股莫名的力量牵引而来,此前从未知晓九天之上,竟有如此秘境。至于来历……或许伏羲知晓一二?”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伏羲,只见伏羲微微颔首,目光依旧望着那座王座,

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与这片青天共鸣的厚重:“此地,名为青天。”

“青天?”镇元子、白泽、女娲皆是一愣,青天不是一个人么?

难得,是某样东西?

伏羲继续说道:“太古之时,天地初开,混沌初分,有至高存在有感天地无序,欲立秩序,护佑诸天,

遂开辟神庭,执掌万法。

这座青天神庭,便是那位至高存在的道场,亦是诸天秩序的核心。”

“那这座王座……”女娲轻声问道。

“王座之上,便是神庭之主,执掌青天权柄,裁决诸天是非。”

伏羲的声音顿了顿,话锋一转,

“而青天神庭之所以能震慑诸天,除了神庭之主外,有三大排面,镇守神庭,护佑万界。”

“三大排面?”

镇元子好奇追问,“不知是哪三位无上存在?”

白泽也连忙竖起耳朵,他知晓天下秘辛,却从未听闻过青天神庭的三大排面,显然这是远超他认知的远古隐秘。

伏羲缓缓说道:“三大排面,分别斧钺、王廷,以及第三位‘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