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牛坪的篝火尚未冷却,虎贲军这把饱饮鲜血、淬炼重生的战刀,已携着太行山的怒火,直指日寇在晋东的物资命脉——辽县!
这一次,不再是奇袭,不再是伏击,而是堂堂正正的、以泰山压顶之势的集团军级攻坚战!
周大虎要用三万虎贲铁军的钢铁意志和无坚不摧的火力,将这座“物资心脏”碾成齑粉!
辽县,地处太行东麓要冲,连接正太、白晋铁路,是日军扫荡华北各根据地的重要兵站和物资转运中心。
城内囤积着海量弹药、汽油、粮食、被服、药品,供应着晋东、冀西、甚至部分冀中日军!
常驻守备部队为日军独立混成第3旅团第7大队(加强编制,约1200人),配属一个伪军混成旅(约3000人,战斗力低下)。
城防经过多年经营,异常坚固:高厚的城墙(部分包砖)、环绕的护城河(引入河水)、密集的碉堡群(城墙及城内制高点)、纵横交错的铁丝网和雷区。
城墙四角及城门楼,均配备有92式重机枪和41式山炮(拆自炮艇,平射威力巨大)。
守将旅团参谋长高岛信义大佐,一个以刻板、顽固和擅长防守着称的军官。他坚信凭借坚固工事和“皇军”的“武士道”精神,足以抵挡任何中国军队的进攻。
总兵力:日军1200 + 伪军3000 = 约4200人。
经历多次血战、补充、复活,虎贲军主力(含装甲营、炮兵团、三个主力步兵团及直属部队)满编三万人!装备精良,士气如虹,复仇的怒火在胸中燃烧!
八路军徐海东部第四军分区主力及大量民兵(约8000人),负责外围阻击援敌、袭扰牵制、以及部分攻城辅助任务。
总兵力:虎贲军30,000 + 八路军\/民兵8,000 = 约38,000人!
兵力对比:38,000 vs 4,200!接近9:1的绝对优势!
战前部署:泰山压卵!
周大虎的指挥部设在辽县城西五里铺的高地上。巨大的作战地图铺开,参谋们紧张地进行着最后的数据核对。
作战计划(代号:万钧):
1. 火力准备(碾碎外壳):集中虎贲军全部重火力(包括修复及缴获的日式山炮、野炮、步兵炮,以及部分秘密兑换的苏制1931式122榴弹炮!),辅以徐海东部迫击炮群,对辽县城墙、碉堡群、城门、疑似指挥部、炮阵地进行毁灭性炮火覆盖! 时间:明日拂晓,持续45分钟!
2. 装甲突击(撕裂缺口): 炮火延伸瞬间,王铁头率装甲突击集群(所有可用坦克、装甲车)为锋矢,在工兵爆破分队(携带大量炸药包和爆破筒)的伴随下,直扑预先侦察确定的相对薄弱点——西门及西南角城墙!不惜代价,撕开缺口!
3. 步兵狂潮(淹没敌阵): 张大山率步兵一团为第一梯队,紧随装甲集群,扩大突破口,向城内核心区域(仓库区、指挥部)猛冲!步兵二团、三团为第二、第三梯队,梯次投入,分割包围,肃清残敌!
4. 外围锁链(阻敌增援): 徐海东指挥八路军主力及民兵,在辽县外围所有可能来援方向(特别是正太线阳泉、白晋线长治方向),构筑阻击阵地,不惜一切代价,将鬼子援兵挡在辽县之外!为攻城部队争取至少24小时!
周大虎最后训令,声震四野:“此战!不要俘虏!不要物资!只要一样东西——鬼子的命!用辽县鬼子的血,祭奠所有牺牲的英灵!用辽县的废墟,告诉鬼子!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虽坚必摧!虎贲军——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