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IOS立项(1 / 2)

说干就干,陈天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手机操作系统准备工作。

操作系统的功能框架基本被陈天一人定了下来,剩下的就是程序猿通过代码来实现这些功能。

这方面国内的工程师完全能够胜任,没必要说非要找苹果的技术团队,或前世开发安卓的安迪.鲁宾来才能搞出智能系统。

操作系统听起来多么高大上,但说到底也只是属于互联网软件范畴。

而互联网行业众所周知是创意为王的行业,难的不是代码编程,而是好的点子和想法。

顶尖程序猿和普通码农技术方面确实有差距,但这种差距最多是一方码出的代码更简洁高效,架构更稳定。

没大到说顶尖程序员可以通过代码实现某个功能,另外个程序员完全做不到的情况。

真出现这种情况就不是技术差距,而是这个程序员已经跟不上时代,需要再去学校培训学习最新的编程技术了。

而且真要说顶级程序猿,雷君本人就是,他当初就是靠着一手破解“汉卡”而入职金山。

当初想要正常使用WPS,要依靠一个“汉卡”外接扩展卡。

但“汉卡”又过于昂贵,不是刚毕业普通家庭出身的雷君买得起的,于是他决定破解这款软件,并移植到普通电脑上。

最后雷君解密成功,还做了增强与完善,这也让无“汉卡”版本的WPS成为彼时国内最流行的办公版本。

而雷军的“工作”引起了WPS创始人求伯君的关注,这也有了后面邀请雷军加入金山,最终甚至将金山都交给了这个二十多的年轻人的故事。

这也证明了雷君的编程能力,后来加入的金山也算国内数得着有些“科技”含量的互联网公司。

雷君经过在金山这么多年的打磨,此时的编程技术,相比刚毕业那会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终陈天大手一挥,直接让雷君担任命名为“IOS”操作系统项目的总负责人兼总工程师,技术管理一把抓。

能者多劳嘛,谁让雷君既会管理又懂技术。

况且经过与陈天沟通,他也算是这个世界上第二了解智能系统是怎么一回事儿的人了,在没有比他更合适的负责人人选了。

对于陈天交代的重任,雷君坦然而又郑重的接了下来。

智能手机的未来前景,通过陈天的描述和雷君自己的调研,重要程度很可能超过陈天当下的所有产业。

这一刹那,明明什么都还没开始,雷君却感觉到了肩上那沉甸甸的担子。

雷君有种感觉,这可能是他此生最重要的一次创业,没有之一。

雷君领印离去前,陈天最后嘱咐道:“对于IOS的开发,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把脑海中关于塞班、微软WM这些所谓的移动操作系统统统忘掉。”

“他们搞出的操作系统,没有任何值得我们参考借鉴的地方,我们的IOS才是未来行业标杆,才是需要他们参考借鉴的全球首款智能操作系统。”

陈天这席反常到甚至有些“啰嗦”的话,被雷君牢牢记在了心里。

这是雷君加入e后参与的首个重大项目,也是他第一次见陈天这么小心重视某个项目。

这些细节无不证明,这个将由自己掌舵的项目在陈天心目中的分量。

雷君哪敢怠慢分毫,郑重的说道:“我一定时刻牢记陈总的嘱咐。”

说完,他话锋一转:“但万一遇到搞不懂的问题,陈总可不要嫌我叨扰,毕竟您才是这个项目的总设计师。”

“我手机二十四小时为你开机,关于IOS的任何问题随叫随到,要人给人,要钱给钱!”陈天笑着表态。

“满意了吧?”

“满意,满意!”雷君笑得合不拢嘴,并拍着胸脯保证:“有您这句话,任何难关我都有信心攻克。”

他可是品出了陈天话中的潜台词,为了这个系统顺利完美诞生,陈天旗下的所有资源都对雷君予取予求。

陈天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的能量和可以调集的资源,已经庞大到难以想象,

有了陈天给予的尚方宝剑,雷君充满信心,别说搞个小小的手机操作系统,就是造火箭他都敢去尝试。

雷君兴冲冲的走了。

陈天抬臂看了眼腕表,已经晚上七点,不知不觉两人居然聊了一整个下午。

从iPod的海外铺货渠道一直聊到3G通信标准,最终定下开始早早着手开发IOS。

现在是2000年12月份,相比前世2007年苹果才发布首款智能机iPhoe,这个时间节点是有些早。

毕竟这会儿3G基站都还没有搭设,甚至国内2G通信都还没彻底普及。

但陈天还是决定早做准备,从无到有开发全球首款真正的“智能”系统至少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至于手机硬件,至少要等操作系统出了开发者版本后才能定。

这一点就是智能手机和当前“手机”最大的区别。

诺基亚搞出的塞班就是对硬件方面没有任何适配,用垃圾CPU和高端CPU都不会有任何使用上的区别。

往好了说这是塞班系统不吃硬件配置,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塞班生态的薄弱。

当然这也不是塞班一家的问题,而是当前整个手机市场软件生态的欠缺。

这当然有时代的原因,2G时代的网速,加载个图片都有几分钟,确实也带动不了什么“大型”软件。

但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手机生态完全呈现出一片荒芜的状态。

网速受限只是一部分原因,最重要原因是手机厂商高层们的思想受限。

同样受限于早期网速的电脑,为何硬件换代速度一年一个大台阶呢?

电脑端的生态为何这么丰富呢?

道理很简单,互联网从诞生之初就意味着无限可能,电脑软硬件服务商的思维自然也不像手机厂商那样僵化迟钝。

早期的电脑游戏都是单机,这就是电脑软件提供商们,面对蜗牛般的网速,从最早的游戏机身上发现的对策。

网速不行,我不联网就可以了,只要用户的电脑硬件到位,一样能畅玩各种游戏“大作”。

而手机能这样搞吗?

答案是当然可以!

但坏就坏在诺基亚这些手机巨头身上,他们固有的观念认为手机最重要的功能是打电话。

把通话功能搞好,最多手机质量耐摔点、能砸核桃也就行了。

至于他们脑海中的智能手机:浏览网页新闻、收发邮件也就差不多够“智能”了。

至于玩大型游戏、听歌、拍照这些娱乐功能?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这些吃配置的娱乐活动还是需要电脑、MP3、相机这些专业设备来完成。

他们从没有想过在手机上实现这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