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橙天将迎来质变(1 / 2)

郑庆鹏面上波澜不惊,指节却在沙发扶手上无意识轻叩。

红杉资本最看重的就是橙天国际通讯这个流量入口,但陈天这次只肯出让10%股份,这无疑是一场先到先得的游戏。

他瞥了眼腕表,秒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像在催促他尽快行动。

若今日不能敲定投资,等他前脚离开,软银后脚就会把这10%的股份收入囊中,红杉将彻底出局。

谁知道孙正义那个老狐狸准备了什么底牌?

想到这,他也不再试探,直接问道:“陈总的意思是打算全资收购威盛,而非技术合作?”

陈天眼底闪过精光,毫不犹豫的点头。

威盛这颗蒙尘的明珠,正是他布局中最重要的拼图。

此刻正值千载难逢的机遇,收购威盛可能会有一定阻碍,但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他们虽然全面,但所有技术都没达到业界顶级,最尖端技术也还牢牢掌握在米国巨头手中。

英特尔一纸诉状就能让威盛焦头烂额,让全球市场不再采购威盛芯片,这无疑让老米对威盛的重视程度再降一个台阶。

加上红杉从中斡旋,米国大概率不会太过干涉这项收购案。

威盛以多元化出名,业务线涵盖:芯片设计、PC、手机、PDA的生产制造和销售。

这庞杂产业线成为了威盛连年亏损的元凶,也让其它投资机构望而却步,但这些恰恰是陈天构建科技帝国最急缺的产业基石。

不仅如此,威盛电子还拥有一项被严重低估的核心资产——CDMA通信技术。

作为高通之外全球唯一掌握CDMA核心专利的企业,这项技术的战略价值难以估量。

前世智能手机厂商,包括苹果、华为、三星等巨头,都必须向高通支付高昂的专利授权费才能使用这项基础通信技术。

高通还通过“专利捆绑”策略,强制要求采用CDMA技术的手机必须搭配高通或其授权架构的芯片。

这种垄断性的商业模式,让全球手机厂商都在为高通“打工”。

对陈天而言,收购威盛意味着将多个领域的核心科技收入囊中:x86芯片架构专利、DDR电脑内存技术、CDMA手机通信专利......

每一项都是各自领域最顶尖的关键技术。

若能将这些技术有效整合并产业化,威盛完全有潜力发展成集英特尔、英伟达、苹果、高通优势于一身的超级科技巨头。

然而令人扼腕的是,威盛最终将这把“王炸”好牌打得一塌糊涂。

起初陈天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坐拥如此多核心技术专利的企业会走向没落?

表面看是创始团队战略冒进、资源太过分散所致,但随着认知提升,陈天逐渐明白。

最大原因根本不是那些,而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在缺乏强大国家实力背书的情况下,再尖端的技术也难逃被米国巨头分割蚕食的命运。

正因如此,将威盛收入麾下对陈天而言意义非凡。

这不仅是商业版图扩张,更是整个华夏都急缺的核心技术,若能拿下,无论是商业考量还是政治影响都无可估量。

威盛的专利储备将完美弥补橙天系的技术短板,而其汇聚全球顶尖人才的研发团队,更是无价之宝。

见陈天目光灼灼,毫不掩饰对威盛的觊觎,郑钦鹏心中顿时有了底气。

他微微前倾身子,语气中带着试探与提醒:“陈总对威盛感兴趣,不知准备开出什么条件?”

“虽然英特尔这场官司让威盛市值跌去三分之二,但即便如此,它现在仍是一家价值200亿美元以上的科技巨头......”

话未说完,但言外之意已然明了。

以橙天目前的体量,想要吞下威盛,恐怕力有不逮。

按照当前估值,陈天名下所有产业加起来也不过200亿美元左右。

收购威盛虽不至于说是蛇吞象,但两者体量相当,也意味着陈天必须押上全部身家。

问题在于,即便他愿意出售名下所有股份,也不会有投资机构接盘。

这些国际风投投资橙天,看重的不仅是企业未来潜力,更是陈天这个创始人的领导创造力。

特别是对于橙天这样完全由创始人陈天一手打造的企业而言更是如此。

更何况,他们注资是为了加速橙天的发展,而不是让陈天去收购一家在他们看来“岌岌可危”的威盛。

如果橙天失去陈天,这些资本绝不会接手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

至于通过股市套取资金?橙天尚未上市,这条路也行不通。

局面似乎陷入了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资金问题我会自行解决,红杉能否确保促成这笔收购?”陈天目光沉稳,仿佛早已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