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这还牵扯到刘强冬的股权问题,若陈天持续注资,他要维持现有股份比例就必须同步追加投资。
但他哪来的钱,入股淘宝的那一百万还是盘出中关村店铺又四处找朋友拆借,最终靠着女朋友补了50万才凑齐的。
种种考量之下,淘宝网的盈利问题已经成为压在刘强冬心头最重的一块石头,他时刻都在思索着如何让淘宝实现盈利。
陈天像是看出了他心中的忧虑,慢悠悠开口:“开店可以免费,但平台的流量资源,我们完全可以合理变现嘛。”
这正是前世淘宝的制胜之道,以免费模式干掉所有竞争对手,再通过流量变现实现盈利。
千万别小看这笔收入,在成熟的电商体系里,直通车这样的推广费用,往往能占到优质皇冠店铺30%以上的营业额。
注意,这可是营业额而非利润。
一家皇冠店铺每年投入数百万推广费都是常态,这些资金最终都流入了平台的口袋。
在这个体系下,越是成功的店铺,在流量购买上的投入就越大,至于那些拒绝付费推广的店铺,很快就会被算法边缘化,最终要么妥协加入,要么黯然离场。
不可否认,淘宝模式在早中期确实造就了无数财富神话,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但随着商家内卷不断加大推广投入,这个系统也让不少怀揣致富梦的年轻人血本无归,甚至负债累累。
陈天收回思绪,向刘强冬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流量变现的核心机制:按点击进店的流量付费、关键词搜索竞价排名、个性化推荐展示位。
刘强冬听完恍然大悟,这简直是个堪称完美的商业营销方案。
既维持了淘宝网“免费开店”的招牌持续吸引新的商家入驻,又通过流量分成与商家利益深度绑定。
商家投入越多推广费,说明生意越红火,平台也能从中获得持续收益,真正实现了互利共赢,一分价钱一分流量童叟无欺。
“推荐算法还需要时间完善,我先去制定一个推广收费方案,淘宝暂时还是沿用现有的销量排名机制。”刘强冬说道。
看着刘强冬跃跃欲试准备离开的样子,陈天最后叮嘱了一句:“新算法可以适当增加新开店铺的曝光度,让他们先尝尝流量的甜头,再决定是否花钱购买推广。”
刘强冬身形一顿,深深看了陈天一眼,郑重地点了点头。
走廊上,刘强冬脑海中不断回响着陈天最后那句看似随意的叮嘱。
他不由得心生感慨:“陈总这份情怀,当真令人敬佩。古语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可究竟什么才是对的?”
刘强冬本身就是个枭雄人物,头脑也足够聪明,陈天那句叮嘱听着在理,细细一品却根本站不住脚。
所谓“让新店主尝甜头”,不过是给那些资金有限却怀揣创业梦想的普通人留下最后一个生存之径。
按照纯粹的商业逻辑,本不需要这样的“多此一举”。
市场自有其残酷的筛选机制,没钱推广?
那就活该被淘汰。
老老实实的去工地搬砖就好,没钱开什么网店?
淘宝平台根本不会因为失去这些小卖家而受损,那些财大气粗的品牌商家自然会填补市场空缺。
在任何时代,只听说过缺买家,最不缺的就是卖货的人,特别是这些技术含量低的普通商品。
陈天这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努力的普通人保留一线生机,帮助他们度过创业最艰难的阶段...
“达则兼济天下“?”刘强冬暗自感叹。
他现在还做不到这样的境界,在商言商,当前他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
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陈天的敬佩之情。
或许,只有站到陈总那样的高度,才能真正理解他今日的良苦用心吧。
刘强冬这样想着,脚步不自觉地加快。
桌霜霜走到面前说道:“陈总,央视想邀请您做个专访。”
“我不是早说过暂不接受媒体采访吗?”陈天头也不抬,此时满脑子浮现的都是早期创业的艰辛。
淋过雨的人才会为别人撑伞。
桌霜霜有些惊讶,但还是决定遵从老板的决定,转身准备去回复对方。
“等等,你说央视?”陈天猛地抬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