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怎么就圣明了?”赵正好笑的看着商律。
商律道:“陛下所言,字字珠玑,振聋发聩,将国家运营的逻辑解释的鞭辟入里。”
“就好比大康,为何丢了天下?”
“是因为康帝不英明吗?”
“非也,相反,他是世人公认的二次中兴大康的圣君,明明曾经的大康站在世界之巅,万邦来朝。”
“却又在短短几年时间丢了天下,很多人没懂这件事,只以为是皇帝年老昏聩所致。”
“但是现在,臣忽然明白,为什么如此轻易丢了天下,因为皇帝身不正,故此影子斜。”
“朝廷的公信力,在皇帝一次次的昏聩中溃散,百姓觉得朝廷不行,觉得皇帝不行,自然就不会对朝廷,对皇帝有期待。”
“常言道,人无信,则不立,放大到一个国家也是如此的。”
“陛下所作的事情,而是在一个废墟之上,重新建立礼仪,我中原本来就是礼仪之邦,陛下做的事情,是匡扶正道的圣举。”
会法律的人的话就是不一样。
一个匡扶正道,重建礼仪之邦,就给赵正取消青楼美了个妆,变得名正言顺,还让人无法反驳。
这就像是天下大同,谁敢反驳?
礼乐崩坏是世人公认的,那么赵正重建礼仪,自然是顺理成章的。是附和天意,民心的。
徐凤至也道:“臣附议,商阁老此言有理,陛下此举上附天心,下附民意,顺应自然,乃大势也,常言道,大势不可违也。”
曹子布:“臣附议!”
赵正淡淡一笑,这就对了嘛,自己个提议,
要是自己提出提议,
“商爱卿,你精通律法,这件事就由你来,草刀。”
“是,陛下。”商律点头。
赵正道:“百姓需要引导,天下富足,需要精神上的慰藉,朝廷要引导他们。”
“伴随着印刷术和造纸技术的提升,涌现出了很多和人书,朝廷应该鼓励,所以朕打算成立一个***。”
“这个***门,算是礼部的子部门,归礼部管辖,部门的掌门人,低于尚书一个级别!”
“但是责任也很大,那就是管控天下文化产业,既,人书,戏曲,评书等等......”
众人又是精神一震。
这多出来的部门,就意味着更多的官位。
以前的朝廷,六部的权值很大,但是现在,成了十部,权力分散了,也更加的专注了。
以前出了事,推诿很正常,但是现在,有明确的管理部门,的确是一件好事。
“还有,军工部门那边技术升级,淘汰了一批设备,这些设备,可以用作民间电台。”
“陛下,什么是电台?”
“你可以理解为,一个传播渠道,有特定的接收器。”
赵正打了个响指,便有人拿着一个收音机进来。
赵正调试好了频道,紧跟着里面就传来了声音,“这里是大顺京城之声,我是主持人......现在是上午九点三十五分,根据钦天监预测,今天京兆地区绝大多数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