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一见白衣,误终生(1 / 2)

朱瞻基此刻尚不知晓自己父亲心中这点小九九。

他一踏入书房,便径直走到朱高炽的书案旁,也顾不上行礼,一屁股便有些泄气地坐在了旁边的锦墩之上。

他随手抓起桌案上朱高炽平日里待客所用的青瓷茶壶,也不去寻杯子,直接便对着壶嘴,咕咚咕咚地猛灌几大口甘洌的茶水,这才长长地舒出一口浊气。

但俊郎的脸上还是写满了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懊恼之色。

“爹啊,可真是累死我了!”

朱瞻基用衣袖随意地抹一把嘴角残留的茶渍,语气中充满了抱怨。

“那些胆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刺皇爷爷的刺客,也不知究竟是些什么来路,一个个简直比耗子洞里的老鼠还要狡猾,藏得也太深!”

“儿子我带着锦衣卫和北镇抚司那些番子校尉,几乎把整个应天府内外,连同周边数十里地,都快要掘地三尺,翻个底朝天,结果呢?连一根刺客的毛都没能捞着!”

他奉了皇爷爷朱棣之命,与他那位素来不对付的二叔汉王朱高煦,共同负责查办前几日发生的惊天遇刺案。

这些日子以来,他几乎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带着大批人手,日夜不休地四处奔波,追查线索,却始终一无所获,心中早已憋了一肚子的火气与无奈。

“那些该死的家伙,简直比泥鳅还要滑溜!”

“前脚咱们的人好不容易探听到一些消息,我刚带人地扑过去,后脚他们就逃了,连个鬼影子都寻不着!真是气死我了!”

朱瞻基兀自愤愤不平地发着满腹的牢骚,浑然未曾察觉到书房之内那略显微妙的气氛。

以及他父亲朱高炽投向他时,那双深邃眼眸之中,所蕴含的几分复杂与……难以言喻的意味。

今日,坤宁宫内所发生的那一连串惊天动地之事——皇后被人下毒,一度垂危。

他那位如同神仙一般的四叔朱高煌御剑归来,并当场施展仙家妙法,救回母后性命,更以雷霆手段震慑全场……

这一连串大事,他这个大儿子好像还不知道?

他有点犹豫,今晚这个家宴还要不要把这个儿子带过去?

万一他脑子一抽,惹了他四叔,那他那两个叔叔做梦都得笑醒了。

并且……他隐约感觉到那次行刺,可能是老爷子自导自演,但目的是什么呢?

他还猜不到。

……

应天城外,青竹书院静立。

千竿修竹环绕院墙,沙沙作响,墨香与竹韵交织。

晨雾未散,朗朗读书声已从窗棂溢出。

青衣女子立在讲台上,身姿纤细若青竹。

她手持戒尺轻点竹简,忽而转身在木牌上书写,袖口滑落,露出腕间浅淡的红绳铃。

阳光透过竹影洒在她发间的红带上,映得眉眼愈发温柔。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她朱唇轻启,带着江南特有的软糯腔调。

“孩子们,这‘雎鸠’二字,乃是水边的鸟儿,叫声清越,如同我们读书声一般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