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1 / 2)

为求稳妥, 也为了不牵连接引,准提离开灵山,在八百里之外寻了一处安宁所在,趁着夜深人静之时, 悄悄放开修为, 引动天地因果, 劫云立时迅速蜂拥而至!

准提一渡劫, 天地气机涌动,早就留神盯着他的通天立时知道了。

眨眼之间, 通天便从蓬莱岛来在准提渡劫之处, 隐身于半空之中,紧盯着这形容憔悴的干巴瘦老头儿渡劫。

他其实很想掏出自己的青萍剑来, 干脆利落地一剑劈下去。

以他圣人修为,这一剑下去,都不用等到劫云把准提体内的灵气劈个七零八落,准提便必定陨落。

而且这方圆八佰里之内,除了他和准提, 再无旁人。

杀了他,以他圣人修为遮掩天机,再有天道帮忙善后,谁都不会发现。

他也不会沾染半点因果。

只是通天站在云端没动。

叫人死,太容易了。

他不想就这么叫准提干脆利落的死了。

前世他数万截教弟子门人,那么多年轻鲜活的生命,尊严和体面, 在准提和接引的算计下, 成了一场笑话。

人人都笑截教上下冲动蠢笨, 逆天而行。

又笑三清, 几个会元的兄弟情谊,还不是反目成仇,分崩离析。

这一场刻骨的仇恨,叫他在紫霄宫中日日煎熬,每每想起封神之中的一幕幕,就几欲发狂。

幸好他还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一剑斩了准提,多便宜他呢。

叫他活着,却发现自己步步算计全部落空,才是最好的惩罚。

准提渡劫之后要去做什么,通天不用掐算就猜得到,他冷哼一声,与紫府神宫中的天道意识分神沟通了一番,便抽身离去,直奔混沌而去。

准提孤单单地站在旷野之中,盯着半空之中涌动不休的劫云,心里直化弧:这劫云怎么还不落下来?

通天不杀准提,却未必不想他吃点苦头,交代天道,不用吝惜劫云,往死了劈他,最好把准提随身携带的法宝、芥子空间、储物袋之类的,全部都给劈化,复原成灵气。

这事儿天道是愿意做的,更何况通天还答应从混沌里给它带灵气团回来,这买卖简直稳赚不赔,劫云自然要多酝酿一会儿,好给准提来个大的。

争取一次性把他劈干净了!

通天懒得看准提惨象,穿过洪荒与混沌之间越发凝实的边界后,便直奔妖族天庭而去。

眨眼之间来在南天门所在,通天擡头一瞧就笑了,这地方,与昊天瑶池的天庭,真是处处不同却又处处相似。

帝俊和太一毕竟是受过紫霄宫熏陶的,把天庭治理得颇为像样,别的不说,至少处处行事都颇有规矩章法,并不像凡间妖族洞xue那般乌烟瘴气,乱七八糟的。

南天门门前,守门的妖族小兵正一队队精神抖擞地来回巡视,领头的小将军一见通天身着道袍,气度不凡,便过来抱拳行礼道,“不知尊者姓名,来我天庭有何贵干,是寻人,还是拜望?亦或是公事?”

通天一眼瞧出这妖族小将真身是个毛茸茸的小老虎,器宇轩昂,精气神十足,十分可爱,就很想上手摸摸人家耳朵,不过手还没伸出去呢,便见着这小将军脑袋上带的银盔了,不免咳嗽一声,道,“吾乃上清,今日来寻妖皇帝俊和东皇太一,烦请小将军帮忙通秉!”

那虎妖一听上清名号,眼睛就是一亮:他就说,怎么平白无故的,见着这人,竟觉得好生亲切,只想化为原形,扑到这人怀里打滚去,竟原来是截教教主,上清圣人!

小老虎心中欢喜,连忙拱手道,“我家妖皇正在灵霄宝殿,还请圣人随我来!”

通天便笑道,“我可以直接进去吗?”

那小将军笑得十分腼腆,“我家陛下吩咐过了,若是几位圣人来访,直接请进便是,天下间几位圣人,都是我家东皇的师兄师姐,不是外人,很是不必那么生分。”

通天心里就笑,这帝俊真是很会做人了!

虽说不必通秉,但也早有脚块的天庭兵丁跑进去通报了,才来在灵霄宝殿前,通天便见帝俊带着太一,已经在阶前相迎!

两方一见面,互相见礼,通天乐呵呵地道,“怎好叫二位陛下亲迎,折煞了!”

帝俊还要客套,太一却哈哈笑道,“师兄可不要揶揄我与哥哥了,快请进!”

来在殿中坐下,上了饮品仙果,又有仙乐歌舞,天庭之上的灵气转换大阵是天道所设,灵气十分浓郁,比之当年紫霄宫讲道之时的盛景也不遑多让,如同云雾一般的灵气沉落在地面之上,足有半人来高,人在灵气之中走动,真是犹如雾中游。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场中歌舞的,都是成年的妖族,通天只看了几眼便罢了。

没有小毛团子招人喜欢!

客气话说完了,通天也没来虚的,直接便把来意说了一回,好悬没把帝俊太一吓死!

兄弟两个当时脸色都变了,太一仗着自己是圣人,不顾侄儿乃是自己亲眷,就想强行窥视天机,却被通天拦住了。

“师弟,师兄知道你是关心则乱,可是你也不想想,你窥探天机必定折损修为,若师兄说的是真的,那你身体受损,岂不是给强人可乘之机?”

“若是师兄谎话连篇,那你更不必受此一难了!”

太一听了上清的话,又感动又有些哭笑不得,“师兄,我不信你,还信哪个,再者哪有你这般说自己的!”

东皇解释道,“我只是想看看具体情形,好想法子避开此番劫难!”

帝俊一边忧心儿子,一边担心弟弟,一时间脑子跟浆糊似的,直到听太一这般说,才恍然醒悟道,“上清圣人说的对,太一,不要轻举妄动,若你受损,还有谁能护住你侄儿呢!这般本末倒置,非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