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疯批王妃今天也在拆系统CPU > 第218章 童言织梦与星核低语

第218章 童言织梦与星核低语(2 / 2)

“星尘环绕的晶体……无边的宁静黑暗……漫长的等待……还有一个指向远方的呼唤?”辰儿盘腿坐在一个柔软的、类似菌毯的能量团上,小手撑着下巴,眉头皱得紧紧的,努力消化着这些信息,“小梦是在告诉我们它的家是什么样子吗?它迷路了,所以发出呼唤?”

“可能性很高。”萧景珩的光核心悬浮在中央,将姜黎传递过来的模糊意象,结合旋律的数据,尝试构建成更直观的全息投影。一片深邃的黑暗背景中,点点星尘闪烁,环绕着一颗轮廓模糊、散发着柔和内光的晶体。一道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虚线,从晶体延伸向黑暗深处。“根据信息结构分析,‘晶体’与‘呼唤’这两个概念的关联度最强。推测‘晶体’是核心,‘呼唤’是目标或状态。”

小守凝视着那全息投影,尤其是那片“无边的宁静黑暗”,缓缓开口:“这种‘黑暗’的描述,与我守墓时感知到的、某些失去所有生命和时间流动的‘死寂世界’的底层虚空有些类似,但……又有所不同。这里的‘宁静’似乎不带着死寂的冰冷,反而有一种……包容性。更像是一种沉睡或等待的状态。”

“漫长的等待……”管家沉吟道,手中无意识地擦拭着一个光洁的杯子,“这与它之前对‘希冀’、‘孤独’情感的共鸣相吻合。它在一个地方,等待了非常久的时间。”

黑木抱着臂膀,独眼扫过那全息投影,言简意赅:“要去找?”他的思维永远直接指向行动核心。

姜黎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我们确实需要更了解它,但贸然行动不可取。首先,要确定这个‘呼唤’指向的具体方位。其次,要评估风险。小梦本身没有恶意,不代表它来的地方或者它指向的地方是安全的。”

“萧景珩,能通过这段信息和旋律,进行溯源分析吗?哪怕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姜黎看向数据核心。

“难度极高。”萧景珩的光核闪烁频率加快,显示出巨大的运算负荷,“信息残缺且高度抽象,能量签名独特但微弱,虚空环境本身具有极强的干扰性和非欧几里得特性。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多维度信号拟合与规则拓扑推演……需要时间,而且无法保证精度。”

就在这时,辰儿猛地跳了起来,眼睛亮得像星星:“我们是不是忘了最重要的事情?”

所有人都看向他。

辰儿指着全息投影中的那颗“晶体”,又指了指远处小梦的方向:“小梦自己就在这里呀!我们解析不出来,可以问它自己嘛!就像之前一样,我们把我们‘看’到的、‘想’到的,告诉它,看它怎么回答!”

孩子的思维总是如此直接而有效。大人们习惯性地依赖分析和计算,却忘了最本质的沟通方式——询问对方。

姜黎哑然失笑,摸了摸辰儿的头:“你说得对,辰儿。我们是该继续和它‘对话’。”

新的“对话”尝试开始了。这次,不再是无目的的情感投射,而是有了更明确的主题。

姜黎再次通过“母亲模块”和星陨碎片,将她理解中的全息投影影像——那片星尘、那颗晶体、那道指向远方的微弱虚线——连同那份“渴望确认”的情感,小心翼翼地传递给小梦。

同时,在小铃、小画、墨染等孩子的协助下,他们开始尝试用更具体的方式去“描绘”和“询问”。

小画调用了更多的光与色,试图更精细地勾勒出晶体的形态,甚至猜测它是否是某种特殊的宝石或能量核心。

小铃和来自“星光苔原”的孩子合作,利用棱镜和微光孢子,模拟出星尘环绕闪烁的效果。

墨染则用水墨的浓淡,去表现那种“宁静的黑暗”与“等待的漫长”。

辰儿更是直接,他凑到小梦旁边,用小小的声音,像说悄悄话一样问道:“小梦小梦,那个亮亮的石头是你吗?那条线是指你要去的地方,还是你要找的人呀?”

这一次的沟通,效果远超之前!

小梦身上散发出来的乳白色光斑愈发耀眼夺目起来,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一般,熠熠生辉。而那原本隐匿于其中的信息流此刻也如被点燃般沸腾活跃起来,像是一群欢快的小精灵在跳跃舞蹈。

然而这一次,小梦并没有像之前那样直接传送过来一段完整动听的旋律或者一个繁复难辨的意象包裹,相反地,它似乎只是针对某些特定的给出了极为精确细致的与着重提示!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假如小画想要依照传统的思考方式去描绘那块水晶,那么他会毫不犹豫地选用整齐匀称的六边形作为表现形式。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对于如此精心绘制的作品,小梦竟然毫无反应,宛如视而不见一般。但是,如果小画灵机一动,果断调整自己的作画技巧,把水晶塑造成一种更具随意性和自然感、酷似真实天然矿石的形象——不但带有几处几乎无法觉察到的细微边角,而且还能够若隐若现地观察到由微弱光芒相互交错形成的光晕——就在此刻,一件奇妙无比的事情降临了:只瞧见那颗乳白颜色的光点突然间微微颤动起来,似乎在用轻柔的声音低声细语着什么:“嗯,稍微有点儿意思哟~不妨再加把劲试试看吧......”

又比如墨染,如果她仅仅只是简单粗暴地将处理成一片死气沉沉、压抑沉闷的颜色块儿,那么小梦同样会无动于衷;可若是她能够别出心裁地赋予以全新的内涵,让它看上去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漆黑一团,而是如同一块广袤无垠且充满神秘感的巨大帷幕,里面似乎隐藏着数不清的微小亮点,给人一种既深沉又安宁的感觉,如此一来,那个神秘莫测的光斑便会再度焕发出灵动的光芒,与墨染笔下的作品产生奇妙无比的共振效应。

最明显的反应,来自对那道“虚线”的解读。当姜黎将意念集中在“虚线代表方向”时,小梦的反应平淡。但当她将意念转换为“虚线代表连接”或者“呼唤的对象”时,光斑的光芒骤然亮了一瞬,并且传递回一种清晰的“肯定”和“急切”的情绪!

“它不是在指路!”姜黎恍然大悟,“它是在告诉我们,它和某个存在保持着一种微弱的‘连接’,它在通过这种连接发出‘呼唤’,或者接收‘呼唤’!”

这个解读让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也就是说,”小守若有所思,“我们不需要像大海捞针一样在虚空中寻找一个坐标,而是可以尝试……加强或者定位这种已经存在的‘连接’?”

“理论上可行!”萧景珩立刻接话,“如果存在这种跨虚空连接,必然会留下规则层面的痕迹。之前我们如同在寻找一个静止的点,现在目标是寻找一条线,哪怕它再微弱,搜寻范围和方式都将完全不同!需要调整算法,优先扫描规则纠缠态与超距共鸣信号……”

终于!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探索之后,他们成功地找到了那个梦寐以求的新方向!就像黎明破晓前的第一缕曙光穿透云层洒向大地一般,这道光芒瞬间点亮了整个光茧,并为之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与生机盎然之感。

此刻,萧景珩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这场紧张刺激且前所未有的挑战之中——展开全天侯无间断式的超高频高速扫描及精准高效之海量数据运算工作当中去。只见那如潮水般汹涌澎湃而来的巨量数据流犹如一条咆哮奔腾不息的江河,以惊人速度在其光核四周急速流动并迅速汇聚成一团耀眼夺目的微小星系旋流景象。

与此同时,那群天真无邪又满怀热忱之心的孩子们亦被眼前所见所闻深深震撼并深受鼓舞激励。于是乎,他们纷纷施展出浑身解数,尽情发挥自己天马行空般无穷无尽之想象力以及细腻入微之观察力,全身心沉浸于各自独特奇妙之创作世界里无法自拔。

紧接着,一系列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之作便应运而生:有讲述远方挚友之间深厚情谊的动人故事;有描绘心灵纽带如何紧密相连彼此牵挂的绚丽画卷;还有歌颂那能够驱散无边黑暗带来光明温暖之美妙歌谣等等……所有这一切皆饱含着对美好未来无限憧憬期盼之意念情感,并通过各种形式载体源源不断传递至小梦那儿,宛如给予它赖以生存发展并维系联系稳固强化信号强度所需之宝贵精神食粮养分源泉。

姜黎能清晰地感觉到,在这种有目的的、充满支持性的互动下,小梦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它的光芒更加稳定,甚至体积都似乎有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增长。它传递出的情绪中,“孤独”感在减弱,而“希冀”与“宁静”则愈发浓厚。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萧景珩的运算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检测到异常规则涟漪!”他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急促,“来源方向与‘小梦’信息包中‘连接’指向的推测象限高度吻合!涟漪模式……非自然形成,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共鸣特征!虽然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

全息投影上,一片原本混沌的虚空模型中出现了一条极其纤细、若隐若现的“光丝”,它从光茧的方向延伸出去,没入无尽的黑暗,而在光丝遥远的另一端,似乎连接着一个非常非常暗淡的、几乎与背景虚空融为一体的“节点”!

“找到了!”辰儿第一个跳起来欢呼。

姜黎心中也涌起一阵激动,但她迅速冷静下来:“能分析出那个‘节点’的性质吗?是否有生命反应?能量等级?是否存在威胁?”

萧景珩的光核疯狂闪烁,片刻后,结果显现:“节点信息过于微弱,无法读取具体性质。生命反应……无法确认,能量等级极低,近乎休眠状态。威胁度……初步评估为极低。该连接本身非常脆弱,似乎随时可能中断。”

一个遥远的、微弱的、看似无害的连接节点。

小梦漫长的等待,那未竟的歌声,那指向远方的呼唤,似乎都与这个节点息息相关。

“它想回去?还是想让我们帮它把那个节点那边的‘朋友’接过来?”辰儿仰头看着姜黎,问出了关键问题。

姜黎看着光芒柔和的小梦,又看了看全息投影上那根纤细得仿佛一触即断的“连接之线”。

帮助小梦,意味着可能要主动伸出触角,接触一个完全未知的存在。这无疑蕴含着风险。

但看着孩子们那充满期待和善意的眼神,感受着小梦那传递了不知多少岁月的、纯净的渴望,姜黎知道,他们无法对此视而不见。

“我们不知道那边是什么,”姜黎缓缓开口,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家人,“但小梦是我们的朋友。朋友需要帮助,我们不能因为可能存在风险就退缩。”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坚定:“当然,我们不会鲁莽。下一步,是尝试稳定和加强这条连接,先建立起更清晰、更安全的通信渠道。在完全了解对方之前,不会进行实体接触。”

“萧景珩,集中资源,优先维持和监测这条连接通道。”

“管家,确保光茧防御体系处于最佳状态。”

“黑木,警戒等级提升半级。”

“辰儿,小守,还有孩子们,”她看向这群家庭中最具活力和特殊能力的成员,“继续和小梦保持沟通,用我们的善意和力量,为这条‘共鸣之桥’提供支持!”

“是!”众人齐声应道,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责任与期待的光芒。

一条由童真、善意、歌声与思念编织而成的“共鸣之桥”,正在跨越无垠的虚空,缓缓延伸向那个未知的节点。光茧内的日常,因这份遥远的牵挂,而增添了一份神圣的使命感和温暖的期待。

确定了“共鸣之桥”的存在与方向,光茧内的生活仿佛被注入了一种新的、充满使命感的节奏。日常的欢笑与玩闹依旧,但在那之下,一股凝聚的力量正在悄然涌动。

萧景珩的光核心几乎全天候地悬浮在中央广场上空,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哨兵,庞大的数据流形成肉眼可见的淡蓝色光晕,持续不断地扫描、分析、加固着那条通往未知节点的纤细“桥脉”。他需要精确计算能量注入的强度与频率,既要确保桥脉稳定,又不能过度刺激,以免引起虚空本身的排斥反应或被其他未知存在察觉。

“桥脉稳定性提升至12.7%,信息通量有0.03%的增幅。”萧景珩的汇报声在姜黎意识中响起,冷静而精确,“检测到桥脉另一端有极其微弱的能量反馈,模式与‘小梦’核心频率同源,确认连接有效性。”

这是个好消息,意味着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桥脉另一端确实存在着与小梦相关的“某物”。

孩子们的工作也变得更具针对性。自发的“小梦后援团”规模扩大了,他们不再仅仅是讲述故事或表达情感,而是开始尝试将自身世界的规则特性,以一种极其温和、非侵入性的方式,融入到对桥脉的“温养”之中。

小铃的“万花筒乐园”负责调整光茧内部靠近桥脉出口区域的光线折射,使能量流经时更加顺滑,减少不必要的散射损耗。那些变幻的棱镜色彩,此刻成了最精密的导光器。

来自“风谷”和“水滴王国”的孩子联手,在桥脉周围的虚空边缘(由萧景珩划定安全区域)制造出极其微弱的、特定频率的能量“涟漪”,如同轻柔的按摩,帮助桥脉适应外部虚空的“压力”。

墨染和小画则合作创作了一幅巨大的、不断缓慢演变的能量画卷,悬浮在桥脉的起始端。画卷的内容是根据小梦传递的意象和他们自己的想象融合而成——星尘环绕的温润晶体,连接着一条由柔和光芒与跃动音符构成的桥梁,通向远方一颗朦胧的、散发着友善气息的光点。这幅画卷不仅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其本身蕴含的创造性能量,似乎也能被桥脉极其微量地吸收,增强其韧性。

甚至连阿蛮也找到了用武之地。他的“钢肚功”所蕴含的“稳固”与“承载”的意念,在经过萧景珩的精确调制后,化作一丝丝几乎不可察觉的“定锚之力”,注入到桥脉与光茧规则壁垒的连接处,使其根基更加牢固。

辰儿依旧是其中最活跃的协调者和小小的“能量源”。他纯净的规则亲和力,使得他能在各个孩子的“工作区”之间自由穿梭,时而帮小铃调整一下棱镜的角度,时而给墨染和小画的画卷补充一点灵动的光晕,时而又跑到桥脉入口处,像给植物浇水一样,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意念引导着光茧内充沛的生机能量,缓缓滋养那条纤细的通道。

“小梦小梦,你感觉桥结实一点了吗?”他常常凑到小梦的光斑前,小声地汇报着进度。

小梦的回应也愈发清晰。它不再只是闪烁,有时会回馈一段短暂而愉悦的旋律片段,有时则会散发出一种类似于“温暖”和“感谢”的情绪波动。它的乳白色光芒变得更加凝实,体积也明显增大了一圈,仿佛一颗真正在孕育着什么的“光卵”。

姜黎和管家、黑木、小守则负责全局的调度与守护。

姜黎通过“母亲模块”和星陨碎片,时刻感知着整个光茧的能量流动,尤其是流向桥脉的那部分,确保平衡与稳定。她像是这个庞大“温养工程”的总调度官,协调着内部能量与外部桥脉之间的供需。

管家则确保了后勤的完美无缺。他根据萧景珩提供的能量消耗数据,精准调配着营养餐食,不仅满足孩子们的口味,更注重补充他们消耗的精神力量。那些精致的点心、能量饮料,甚至空气中弥漫的、能宁神静气的淡淡香氛,都成了支撑这项长期工程的重要一环。

黑木的警戒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光茧的规则边界。他的独眼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扫视着虚空,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靠近的异常波动。他的存在,如同一座沉默的山岳,让所有人能够安心地进行着这项精细的工作。

小守则利用他对时间和空间的敏锐感知,协助萧景珩监测桥脉在虚空维度中的稳定性。他能察觉到那些肉眼和数据难以捕捉的、细微的时空褶皱,并及时提醒萧景珩进行调整,避免桥脉因虚空本身的“呼吸”而断裂。

日子就在这种充满希望和协作的氛围中一天天过去。桥脉以缓慢但坚定的速度变得强韧,从最初纤细得仿佛随时会断的游丝,逐渐变成了一条虽然依旧细小,却明显凝实了许多的“光弦”。

直到有一天,一直保持高强度监测的萧景珩,发出了与往常不同的提示音。

“检测到桥脉能量通量异常跃升!非我方输入导致!来源——另一端!”

这一消息瞬间让所有核心成员紧张起来。

姜黎立刻集中精神,通过星陨碎片和桥脉的连接,仔细感知。确实,有一股微弱但陌生的能量,正顺着桥脉,从遥远的彼端缓缓流淌过来!这股能量同样纯净,带着一种好奇与试探的意味,如同初生婴儿伸出的小手。

几乎在同一时间,悬浮在“万花筒乐园”中的小梦,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明亮光芒!那乳白色的光斑剧烈地波动起来,内部的信息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腾、重组!

在所有人紧张的注视下,小梦的光芒渐渐收敛、塑形……最终,那光斑不再是模糊的一团,而是清晰地凝聚成了一只眼睛的形态!

一只由纯净白光构成的、温柔而美丽的眼睛!它没有瞳孔,整个眼瞳仿佛由流动的星辉构成,静静地悬浮在空中,带着一丝初生的懵懂和好奇,缓缓地“看”向了桥脉延伸的方向,也“看”向了围在周围的姜黎、辰儿和孩子们。

这一刻,万籁俱寂。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这奇迹般的一幕。

小梦,这个以旋律和情感与他们交流了许久的神秘客,第一次拥有了一个清晰的“视觉器官”!

“……眼睛……”辰儿张大了嘴巴,喃喃道。

那只星辉之眼轻轻地眨动了一下,仿佛在适应这个“看”的感觉。然后,它转向了离它最近的辰儿,目光柔和,带着显而易见的亲近。接着,它又缓缓转动,看向姜黎,目光中充满了依赖与感激。它扫过小画、小铃、墨染……每一个曾与它用心交流过的孩子,它都投去了温和的“注视”。

最后,它的目光再次牢牢地锁定在桥脉上,那星辉构成的眼瞳中,流露出一种无比强烈的、混合着希冀、思念与一点点不安的复杂情感。

它通过这只新生的“眼睛”,更加清晰地向所有人传递了一个意念,一个比任何旋律和意象都直接的呼唤:

「连接……加强了……祂……能感觉到我了……」

「帮帮我……见到……祂……」

星瞳初睁,便是跨越虚空的深切思念。共鸣之桥,终于迎来了双向的波动。接下来,他们该如何回应这来自遥远彼端的、更加清晰的呼唤?是与那未知的“祂”建立直接联系,还是需要更谨慎的试探?新的抉择,摆在了姜黎和她的家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