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解除。”萧景珩汇报,“规则壁垒受损度百分之七,可自行修复。空间裂隙稳定性下降百分之十五。”
姜黎看着那片重归“平静”的虚空,心中并无喜悦,反而更加沉重。这些掠食者,宁肯自毁也不愿被俘或透露信息,其背后的控制或者说其生存法则,是何等的残酷和决绝。
“它们……连自己都不放过吗?”辰儿也看着爆炸的方向,小声说道,大眼睛里有一丝不解。在他简单的认知里,打不过可以跑,跑不掉可以求饶,为什么要自己炸掉自己呢?
“对于一些存在而言,毁灭,尤其是带着敌人一起毁灭,是刻在骨子里的最后手段。”姜黎摸了摸辰儿的头,声音低沉地解释道。她希望辰儿能逐渐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和残酷,但又不想过早地玷污他纯净的心灵,这种矛盾让她心情复杂。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一声微弱的呻吟。
两人立刻转头,只见一直昏迷的黑木,眼皮颤动了几下,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眼神起初有些涣散,但很快便恢复了惯有的锐利,只是带着深深的疲惫。
“黑木叔叔!你醒了!”辰儿惊喜地叫道,跑了过去。
姜黎也快步上前,关切地问道:“感觉怎么样?伤势如何?”
黑木小心翼翼地尝试着挪动一下身体,然而,仅仅是这样一个轻微的动作,就让他的眉头瞬间紧紧皱起,仿佛被一股剧烈的疼痛所击中。他强忍着痛苦,仔细感受着体内的状况。
过了一会儿,他的喉咙发出一阵沙哑的声音:“应该……死不了……那股金光……很有效。”他所说的“那股金光”,正是之前星陨碎片注入他体内的那道强大能量。
这道能量如同一股清泉,在他体内流淌,不仅稳住了他原本岌岌可危的伤势,还驱散了那些侵蚀他身体的腐蚀性力量。更令人惊奇的是,它似乎还激发了他自身新生力量的活性,使得他虽然此刻依旧虚弱不堪,但本源已经稳固下来,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恢复如初也并非不可能。
黑木艰难地抬起眼睛,先是看向了姜黎和辰儿,眼中流露出一丝感激之情。接着,他的目光缓缓扫视了一圈光茧内的情况,最后停留在规则壁垒外那片尚未完全平息的能量余波和扭曲的空间裂隙上。
“解决了?”他言简意赅地问。
“嗯,五头掠食者,全部消灭。”姜黎点头,将刚才的战斗经过,尤其是她意外引动星陨碎片“心源共鸣”以及辰儿后续的表现,简要地说了一遍。
黑木听完,独眼中闪过惊讶,深深地看了姜黎胸口那已经恢复平静的星陨碎片一眼。“心源共鸣……看来这碎片,比我们想象的更不简单。”
他又看向辰儿,目光中带着赞许:“做得……很好。” 能得到黑木如此直接的夸奖,可见辰儿在战斗中的表现确实令他刮目相看。
辰儿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小脸上却洋溢着被认可的开心。
“现在的问题是,”姜黎将话题拉回现实,指向那依旧存在的空间裂隙,“这个‘洞’还在。虽然暂时没有新的敌人过来,但留着它,始终是个巨大的隐患。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再吐出什么东西来。”
萧景珩接话道:“根据现有数据分析,该空间裂隙依靠持续的能量输入和特定的规则扰动维持。若要关闭它,有两种主要方式:一,从另一端强行终止能量供给和规则支持;二,从我们这一侧,以更强大的规则之力,抚平其造成的空间创伤,使其自然愈合。”
“第一种我们做不到。”姜黎立刻排除了,“第二种……辰儿,你能做到吗?像修补衣服上的破洞一样,把那个‘洞’补上。”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辰儿身上。
辰儿走到规则壁垒旁,仔细感知着那个不断扭曲、散发着混乱气息的裂隙。他尝试着调动规则之力,像之前修复壁垒一样,去“抚平”那些混乱的规则线条,弥合空间的伤口。
然而,他的力量刚一接触裂隙边缘,就感觉到一股强大的、来自裂隙深处的吸力和排斥力同时传来!仿佛有无数只手在裂隙的另一端死死拽着,不让他闭合这个通道!同时,裂隙本身蕴含的混乱规则也在疯狂干扰着他的力量,让他难以着力。
“不行……” 辰儿努力尝试了几次,小脸憋得通红,最终无奈地收回力量,沮丧地摇头,“那边……有东西拉着……不让辰儿补……而且那里面的线太乱了,辰儿理不清……”
强行关闭裂隙,超出了辰儿目前的能力范围。这涉及到与裂隙另一端未知存在的规则对抗,以及处理极其复杂混乱的空间结构。
姜黎叹了口气,这也在预料之中。如果空间裂隙那么容易关闭,也不会成为如此棘手的威胁了。
“既然无法关闭,那就……加固封印。”黑木忽然开口,提出了另一个思路,“把它……封起来!让那边的东西……过不来,也感觉不到这边的具体情况。”
“封印?”姜黎和辰儿都看向他。
“就像……给井口加上沉重的盖子。”黑木比喻道,“用足够强大和隔绝性的规则,覆盖在裂隙出口,阻断能量流通和信息传递。”
辰儿眼睛一亮:“就像辰儿之前做的那个‘不准离开’的屏障一样?”
“类似……但更厚,更坚固,要能隔绝内外。”黑木肯定道。
这个方法似乎可行!不需要与另一端的力量硬碰硬,只需要在己方这一侧建立一道强大的“门”即可。
说干就干。这一次,不再是辰儿一个人努力。姜黎将手按在辰儿后背,将自身的精神力和与星陨碎片的连接共享给他,为他提供支持。黑木也挣扎着坐直身体,凝聚起那微弱的新生力量,并非直接参与构筑,而是将其化作一股坚韧的“意志”,如同钢筋般,融入辰儿即将构筑的封印之中,增加其稳固性。
辰儿感受到母亲和黑木叔叔的支持,心中大定。他深吸一口气,将恢复的力量与母亲共享来的支持融为一体,开始精心构筑这个特殊的“盖子”。
他不再使用单一性质的规则,而是将他所理解的“坚固”、“隔绝”、“静默”、“隐匿”等多种规则特性,如同编织最复杂的锦缎般,层层叠加,小心翼翼地覆盖向那空间裂隙的出口。
他想象着一个无比厚重、能够隔绝一切的石盖;想象着一片死寂、连信息都无法传递的虚无;想象着一面能够折射、扭曲所有探测波动的镜面……
在他的意念驱动下,规则之力如同潮水般涌向裂隙。一道呈现出灰、白、黑三色交织、表面光滑如镜却又仿佛深不见底的规则障壁,开始在那扭曲的裂隙出口处缓缓成型、加厚……
这个过程比构筑防御壁垒更加消耗心神,因为需要处理的规则更加复杂,对抗的来自裂隙的干扰也更加强烈。辰儿的额头再次渗出细密的汗珠,姜黎的脸色也微微发白,连黑木都因持续输出意志而呼吸加重。
但三人齐心协力,力量与意志交融,那面规则障壁最终稳稳地覆盖了整个空间裂隙的出口,严丝合缝,仿佛那里原本就是一片完整的、异常坚固和沉寂的虚空。
当最后一丝规则之力稳固下来,那不断从裂隙中散发出的混乱气息和能量波动,骤然消失!仿佛那个通往未知危险区域的洞口,从未存在过一般。
“封印完成!”萧景珩确认道,“能量隔绝率百分之九十九点八,信息屏蔽率百分之九十九点九,规则扰动近乎归零。从外部探测,该区域与普通虚空无异。”
成功了!
辰儿长舒一口气,身体晃了晃,被姜黎及时扶住。他虽然疲惫,但看着那片被成功“盖住”的区域,大眼睛里充满了成就感。
姜黎也松了口气,感觉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虽然知道这封印未必能永久持续,也可能被更强大的力量从另一端强行冲破,但至少暂时解决了眼前的危机,为他们赢得了宝贵的喘息和发展时间。
黑木看着那面光滑如镜的封印障壁,独眼中也闪过一丝满意。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再次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
光茧之内,紧张的气氛终于彻底缓和下来。战斗的喧嚣远去,只剩下规则壁垒自我修复的微弱嗡鸣,以及那株两片嫩叶的小苗在“生命之星”照耀下悄然生长的静谧。
“我们……安全了吗?”辰儿靠在姜黎身上,小声问道。
“暂时安全了,辰儿。”姜黎搂紧儿子,目光扫过这片历经磨难却愈发坚韧和生机勃勃的小小世界,又看向身边共同奋战的伙伴,“但只要这个碎片世界还存在,只要我们还怀抱着希望,未来的挑战就不会停止。但没关系……”
她顿了顿,声音坚定而充满力量:
“我们一起面对。”
短暂的安宁降临,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间歇的平静。虚空深处的注视并未消失,星陨碎片的秘密等待揭示,而他们的旅程,还远远未到终点。
封印完成,强敌暂退。光茧之内,那根自危机降临便一直紧绷的弦,终于可以稍稍松弛。激战后的疲惫如同潮水般席卷而来,但这一次,疲惫中夹杂着的,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和胜利的微光。
辰儿几乎是立刻就在姜黎怀里沉沉睡去,他消耗的心力最大,小小的身体急需深度休息来恢复。姜黎小心地将他放在柔软的担架旁,为他盖好兽皮,看着他恬静的睡颜,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柔软与骄傲。
她自己也感到一阵阵虚脱,不仅仅是力量消耗,更是精神上的高度紧张后的松懈。她靠在辰儿身边,闭上眼睛,引导着星陨碎片持续散发温润的力量,滋养自身,也默默守护着儿子。
黑木没有睡,他靠着岩石,独眼微阖,全力引导体内那丝新生力量,配合着星陨碎片残留的滋养效果,加速修复着伤势。他深知,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多恢复一分力量,就多一分生存的保障。
萧景珩的数据核心处于低功耗运行状态,但基础的监测功能始终开启,如同忠实的守夜人,默默守护着这片短暂的安宁。
时间在寂静中流淌。光茧之外,是永恒寂静与混乱交织的虚空;光茧之内,是三人平稳的呼吸和能量缓缓恢复的韵律。那些依附在规则壁垒和“生命之星”上的自然之灵,也仿佛感受到了安全,散发出更加平和、愉悦的波动,它们微弱的力量与辰儿构筑的世界规则交融,如同细雨滋润大地,悄然促进着规则的自我完善和生机的孕育。
不知过了多久,辰儿率先醒了过来。这一觉他睡得极沉,醒来时只觉得神清气爽,之前消耗一空的力量不仅完全恢复,甚至感觉更加充盈和得心应手。他眉心的暗紫涡旋在不催动时已能完全隐去,只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规则余韵缭绕周身。
他睁开眼,首先看到的是母亲沉睡中仍带着一丝疲惫的侧脸,然后是旁边闭目调息的黑木叔叔,以及悬浮在空中、光芒柔和的数据核心。他没有打扰他们,自己轻手轻脚地爬起来,走到规则壁垒旁。
外面,那片被封印的区域光滑如镜,再无之前的混乱与危险。更远处,无尽的虚空黑暗依旧,但辰儿感觉,自己似乎能“看”得更远了一些,对那些涌动着的、未被转化的能量,也多了一丝模糊的感知和理解。
他伸出手,轻轻触摸着壁垒。壁垒上,那些之前被腐蚀和冲击造成的细微裂痕,在生机规则和自然之灵的帮助下,已经愈合了大半,藤蔓纹路重新变得清晰,光花也再次闪烁起来。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与这个亲手构筑的“家”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和深刻了。
“家……” 辰儿在心中默默念着这个字,一种温暖而踏实的感觉充盈心间。这里不再仅仅是一个避难所,而是承载着他、母亲和黑木叔叔共同记忆和努力的地方,是他想要拼命守护的所在。
似乎是感应到他的苏醒和心绪变化,姜黎也缓缓睁开了眼睛。看到辰儿精神饱满地站在壁垒旁,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醒了?感觉怎么样?”她坐起身,轻声问道。
“嗯!娘,辰儿感觉很好!力量都回来了!”辰儿转过身,快步跑到姜黎身边,小脸上洋溢着活力。
这时,黑木也睁开了独眼,他的气色比之前好了不少,虽然伤势依旧沉重,但眼神中的疲惫感减轻了许多。“看来……恢复得不错。”
萧景珩的数据核心光芒也亮了起来:“全员生命体征稳定,能量水平持续回升。外部环境监测无异常,封印结构稳固。”
短暂的沉默后,姜黎看着辰儿和黑木,神色变得认真起来:“虽然暂时打退了敌人,封印了通道,但我们不能一直被动防守。我们需要变得更强,也需要更了解我们的处境。”
她指了指外面无尽的虚空:“我们对这片‘世界之伤’的了解太少了。这些虚空存在从哪里来?它们为何对秩序和生命如此渴望?除了它们,这里还有没有其他危险,或者……其他像我们一样的幸存者?”
她又摸了摸胸口的星陨碎片:“还有它。‘心源共鸣’让我感觉到,它蕴含的秘密远不止于此。它来自哪里?为何会选择我?它最终要指引我们去向何方?”
这些问题,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辰儿听着母亲的话,小脸上也露出了思考的神情。他想了想,说道:“娘,辰儿可以把家变得更大,更结实!这样坏东西就更难打进来了!” 这是他能想到的最直接的办法。
黑木沉吟道:“防御……固然重要。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需……眼睛和耳朵。” 他的意思是,需要侦查和情报。
萧景珩接话:“同意。建议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巩固现有防御,深化对规则之力的理解和掌控,尤其是辰儿和星陨碎片的力量。第二阶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尝试进行有限的、可控的外部环境探测,建立早期预警网络。第三阶段,根据探测结果,制定长期生存和发展策略。”
这个计划务实而清晰,得到了姜黎和黑木的认同。
“那么,首先,就是巩固和深化。”姜黎看向辰儿,“辰儿,你对你的力量,对这个‘家’的规则,理解了多少?”
辰儿歪着头,努力组织语言:“就是……心里想着要什么,那些亮亮的线(规则光丝)就会听话……但是,有时候它们会很乱,辰儿理不清……像那个洞(空间裂隙)里面的线,就特别乱……”
他的描述很稚嫩,却直指核心——他对规则的运用更多依赖于直觉和强大的权柄,缺乏系统性的认知和精细的掌控。
“或许,我们可以帮你更好地‘理解’这些‘线’。”姜黎引导道,“比如,为什么有些线结合在一起会更坚固?为什么有些线能发光,有些线能让东西停下来(静默)?”
她开始尝试用辰儿能理解的方式,讲解一些最基本的规则概念和能量原理。这些知识,部分源自她现代教育的底子,部分源自与星陨碎片融合后获得的模糊感知,部分源自萧景珩数据库中的基础理论。
辰儿听得似懂非懂,但他很认真,大眼睛里充满了求知欲。当他听到姜黎解释“静默”之力其实是让某个范围内的规则活动暂时“休眠”时,他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就像让不听话的小朋友暂时睡觉一样!”
这个比喻让姜黎和一旁的黑木都忍不住莞尔。
在姜黎和萧景珩的辅助下,辰儿开始不再满足于简单地“驱使”规则,而是尝试去“理解”它们的内在逻辑和关联。他像一块巨大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一切知识,并结合自身的实践进行验证和调整。
他尝试着优化规则壁垒的结构,让防御更加高效节能;他调整“生命之星”的光芒频率,使其对嫩芽的滋养效果更好;他甚至开始尝试将不同的规则特性进行更复杂的组合,创造出一些具有简单功能的小玩意儿——比如一个能够自动汇聚周围逸散能量的小小“漩涡”,或者一个能够轻微改变局部光线折射、形成简单幻象的“障眼法”。
这个过程充满了试验和错误,有时会引发小范围的规则紊乱,但都在可控范围内。辰儿乐此不疲,他将这视为一种新的“游戏”,一种能够让他更好地建设和保护家园的、更有趣的游戏。
姜黎和黑木也没有闲着。姜黎继续深入感受星陨碎片,尝试更主动地与它沟通,理解“心源共鸣”的奥秘和界限。她发现,这种共鸣并非可以无限使用,对心神的消耗极大,而且似乎与她自身的情感强度和纯粹度直接相关。
黑木则专注于身体的恢复和力量的锤炼。他那新生的力量虽然微弱,却充满了潜力。他不再仅仅满足于修复伤势,开始尝试按照自己过去修炼的经验,引导这股力量在体内形成更有效的循环,锤炼其质与量。
光茧之内,一派忙碌而充满希望的景象。没有了迫在眉睫的生存威胁,他们终于有机会停下来,夯实基础,规划未来。
那株两片嫩芽的小苗,在众人共同努力营造的、愈发优化和充满生机的环境中,悄然抽出了第三片嫩叶,翠绿欲滴,生机盎然。它仿佛一个象征,预示着这个新生世界和他们这个小小团队,正在风雨过后,顽强地扎根、生长。
辰儿站在规则壁垒内,看着外面永恒的黑暗,又回头看了看母亲、黑木叔叔,看了看那株茁壮的小苗,看了看壁垒上闪烁的星光和活泼的自然之灵。
他伸出小手,仿佛要触摸那不可知的未来,小脸上不再是迷茫或单纯的依赖,而是多了一种名为“责任”的坚定,和一种对“创造”的渴望。
“娘,黑木叔叔,” 他的声音清晰而明亮,“辰儿会把家建得越来越好!让这里,变成最亮、最暖和、最安全的地方!”
前路依旧漫长,黑暗依旧深邃。但心光已燃,希望已种,他们携手同行,便无惧任何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