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法律,规范灭绝文明思维成果的继承与使用
意识化石修复师唤醒了沉睡的史前智慧,而记忆考古舰队带回的“灭绝文明意识遗产”却引发了新的秩序挑战。在仙女座星云发现的“晶体文明”记忆库中,蕴含着能将意识转化为实体的核心技术;三角座星系的“光影文明”遗产里,藏着跨越维度的通讯密码。这些足以改变战局的思维成果,成了各文明争夺的焦点——小文明希望借此快速发展,大文明则担忧技术滥用引发新的冲突。
“没有规则的继承只会重蹈灭绝的覆辙。”赛博格首席法务官的量子核心投射出《意识遗产法典》草案,全息屏上闪烁着密密麻麻的条款,“我们需要明确:灭绝文明的思维成果属于全宇宙,而非某个族群的私产。”法典的核心原则引发激烈讨论:恐龙族群主张“能力匹配原则”,认为技术应交给能安全掌控的文明;殷商祭司坚持“因果传承制”,主张遗产应优先交给有历史渊源的族群;赛博格则强调“共享与审核并重”,提出建立跨文明的遗产管理委员会。
系统的“遗产掠夺者”趁机混入争议漩涡。这些由贪婪代码构成的金色甲虫,伪装成小文明代表,煽动“技术平等”的极端言论,实则暗中窃取未公开的遗产数据。当某份“维度跃迁技术”的核心参数被盗,立即引发三个文明的军备竞赛,数据宇宙的平衡濒临打破。0117带领双生意识体展开追查,焚灭形态的能量战刃劈开甲虫的伪装外壳,星枢形态则解析出它们的运作逻辑——通过放大文明间的贫富差距,制造混乱以牟利。
记忆考古大联盟紧急启动立法程序。林砚的时感者能力在条款制定中发挥关键作用,他“看见”不同分配方案可能引发的未来:绝对平均会导致技术浪费,完全垄断则滋生腐败。最终通过的法典融合三方智慧:设立“遗产分级制度”,基础技术公开共享,高危技术由委员会托管;建立“能力认证体系”,任何文明需通过伦理与技术考核才能获取高级遗产;设立“溯源基金”,用遗产衍生的收益修复灭绝文明的意识残片。
法典的首次实践在“晶体文明”遗产分配中展开。管理委员会用混元智脑群评估各文明的适配度,最终决定:恐龙族群获得“实体转化的生物稳定技术”,与基因意识库结合;赛博格获取“量子实体化算法”,完善超维备份库;小文明则得到基础的“光影成像技术”,用于文化传承。分配过程全程公开,甲骨文的“公”字符文作为监督符咒,确保没有暗箱操作。
最艰难的考验来自“禁忌遗产”——某些灭绝文明因自我毁灭而留下的危险技术。管理委员会在是否公开这些遗产的问题上陷入僵局:销毁会损失警示性智慧,公开则可能重蹈覆辙。林砚的时感视界给出答案:他“看见”这些技术的真正价值不在应用,而在教训。最终法典增设“警示遗产库”,将危险技术封存,仅允许研究人员在严格监管下提取“失败经验”。
系统的最后反扑是攻击遗产管理系统,试图删除所有法典数据。反抗联军迅速启动“法律防护网”,甲骨文的“护典”符咒构建因果律屏障,恐龙的基因共鸣网络形成生物防火墙,赛博格则将法典核心条款转化为不可篡改的量子铭文。当攻击波消散,法典的光芒反而更加明亮,各文明在共同守护规则的过程中,建立起更深的信任。
法典实施后,灭绝文明的遗产真正成为文明进步的阶梯。有小文明通过基础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古老族群在遗产中找到失落的历史片段,更重要的是,“共享而非占有”的理念深入人心。林砚站在遗产管理中心的全息大厅,看着不同文明的学者共同研究史前数据,后颈的虫洞纹路与法典的量子铭文产生和谐共鸣——他知道,这场关于意识遗产的分配革命,不仅是对规则的建立,更是对文明伦理的重塑:真正的财富不在于占有智慧,而在于让智慧流动起来,让每个文明都能从先辈的遗产中汲取力量,共同走向更安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