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清初的北京,南锣鼓巷的板场胡同深处,藏着一位名叫王本昌的老豆腐匠。六十多岁的他,孤零零一人,与一头同样年迈的驴相依为命。那头驴,牙齿虽已稀松,却也是老王做豆腐的好帮手。然而,岁月不饶人,也不饶驴。老王想着,得把这老伙计卖了,换些银两,再买头年轻力壮的回来。可一想到这相伴多年的驴即将沦为别人的盘中餐,老王心里就不是滋味,蹲在驴跟前唉声叹气。
“老伙计啊,不是我心狠,可不卖了你,咱俩都得饿死。你到了那边,也别怨我,只怪你投错了胎,成了这劳碌命。我要是有钱有势,哪舍得让你遭这罪,肯定给你养老送终。哎,可惜了这半筐豆渣,你就吃了吧,权当我给你送行了。”
老王说完,唉声叹气地走了。那驴似乎听懂了,或者没懂,只是望着老王离去的背影,咧着大嘴傻乐。老王找好买家,约定一早来拉驴,便回家去了。可刚推开门,却大吃一惊——那驴,竟然开口说话了!
“老王啊,你是不是找人来杀我了?”
驴趴在地上,头也不抬,眼也不睁,只露出那几颗稀松的大门牙。老王吓得魂飞魄散,这么多年,驴磨豆腐没功劳也有苦劳,怎么到头来还要被剥皮吃肉呢?
“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对你不好吗?你怎么还想吃我呢?你敢说你刚才没去糖锅(注:此处可能是对“汤锅”的误记或口误,意为宰杀牲畜的地方)那边?你还觉得吃我理所当然?你的良心呢?对得起我吗?我给你拉了二十多年磨,绳子都拉断了多少根,就连磨盘都让我磨出了两道沟,如今你却要杀了我吃肉!”
驴却不紧不慢地说:“我刚才问过大掌柜了,你要是不好好伺候我,给我养老送终,明天就让你天打雷劈。我们的大掌柜,那可是玉皇大帝!”
老王一听,又惊又怕又好笑,心想这玉皇大帝怎么还成了掌柜的了?难道他也下凡做买卖了?虽然心里这么想,但嘴上可不敢说。半夜三更,一头驴跟你说话,谁也没胆子去刨根问底。于是老王只好强打精神,哆哆嗦嗦地问:“那不知要如何伺候您老人家呢?每天有酒有肉,还有上好的草料、黄豆、苞谷,样样不能少吗?可您不是吃素吗?又要酒肉干什么?”
驴不耐烦地说:“我不得拿点土特产孝敬我们大掌柜的吗?问那么多干什么,让你拿你就去拿!”
老王一听,心里苦笑,这三更半夜的,我上哪儿给你买酒买肉去?再说了,我也没银子啊。可一想这驴肯定是个妖精,让自己出去买酒买肉,正好借此机会逃跑。于是老王如蒙大赦,一溜烟儿地跑了出去。
老王跑了好久,累得气喘吁吁,一屁股坐在地上。心想自己活了多半辈子,怎么还会招惹上妖精呢?看样子要是真达不到它的满意,这日子也没法过了。正想着,突然抬头看见路旁有一家店铺还亮着灯。老王赶忙走过去,进了铺子。
还没等他开口,一个汉子笑呵呵地迎了上来:“哦,老爷子,后悔了是吧?”
老王仔细一看,这正是他白天来过的那家汤锅店的掌柜皮三儿。老王连忙说:“不是我不想卖,是那驴不让我卖啊!”
皮三儿一听,心想你跟我开什么玩笑呢?驴不让你卖它还能当家做主不成?于是老王就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讲述了一遍。皮三儿听完,也出了一身冷汗,但他毕竟年轻,想了想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于是抄起一把尖刀,让老王领着再次返回了家中。
到了门口,老王的腿又哆嗦了起来。皮三儿却瞪着眼狠狠地说:“清平世界朗朗乾坤,我就不信会有什么妖精!就算那头驴真的成了精,今儿我也要把它宰了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