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1 / 2)

见了赵平都之后,姬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当年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常往东宫跑,和东宫侍卫赵平很熟。

那时的赵平还是愣头青一个,整天板着一张脸,眼里心里都是太子殿下的安危,他还时常打趣那个呆子。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故人眉眼染着风霜,眸光也少了几分犀利……

透过那人的眼睛,姬昊似乎看到东宫旧时的模样,意气风发的太子,才情满腹的太子妃。可午夜梦回时却总能看到隐太子双眸垂着血泪,用那双鹰隼一样锋利的眼睛盯着他……不知是怪他没有替枉死的人昭雪,还是在怪他没能恪守本心,终究还是沾染了权欲。

姬昊闭了闭眼,语调像夹着寒冰一样冷:“杨泉,东宫流血那年,隐太子的嫡子下落不明是不是,阖宫上下都没有找到那孩子的踪影。你说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能去哪儿呢?”

杨泉垂眸道:“当年奴才也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宫人,东宫的事儿奴才都是道听途说,可不敢在陛

“赵平……不,现在应该叫赵平都了。他是朕的亲家,是煦儿的岳丈。煦儿替朕巡查西北之时便与此人见过,你说煦儿知道他是谁么?”

“这如何能知道。隐太子事发那年还没有太子殿下呢,兴许就是巧了吧。”

“这倒也是,他和赵家闺女的婚事还是朕赐的,此事煦儿应当不知情的……”

姬昊兀自嘟囔了句,想到什么似的,又说道:“自赵平都出现在国都之后,朕隐隐听说外头又开始宣扬当年隐太子之事了。有人说隐太子是因为变法得罪贵族而被诬陷,甚至有人想借此替隐太子翻案。你说赵平都心里怎么想?”

“这……”杨泉额头直冒汗,他硬着头皮道:“赵都督虽是隐太子旧臣,但眼下他的女儿是太子妃,有幸同陛下攀了亲,自然也同陛下更亲厚。且如今他执掌碧水关,位高权重,当知有今日全仰仗陛下擡举赏识。”

“赵都督是知道感恩之人,万事必定以陛下为先。若翻隐太子旧案,恐有宵小从中取利,动摇国本朝纲,想来这也并非是赵都督想要的结果。”

杨泉小心看了眼姬昊的脸色,低声道:“毕竟斯人已逝,把握当下才是要紧的。何况赵都督也总要为自己的儿女做打算的……”

“你说的有理。”姬昊摇摇头,一脸可惜道:“奈何赵平都的长子赵珩成亲了,不然朕定要替他寻一门好亲事。往下数听说他还有个二儿子,不过早年战乱走丢了。再往下似乎还有个儿子……不大出挑,倒也犯不着拿他拉拢什么了。”

杨泉:……他有些不知道该同情赵家三小子,还是该替他庆幸。

“罢了,就这样吧。外头的事儿你也盯着点儿,大周有今日盛景实属不易,朕不想有人打破眼下的平衡。”姬昊眉目略微舒展,但目光里总藏着几分晦暗不明。

杨泉见了只觉心里阵阵发冷。

五月二十辰时,太子妃诞下一子,乃大周皇太孙,取名少宸。

李玄序夜观天象,虽帝星隐去,但从星图变化之中依然可以窥见大周乘势而起,国祚绵延。

他讥笑一声,用手指点着苍穹,目露不屑:“大周已坐拥天下四百年,浮浮沉沉,竟还能延续国脉。老天爷呀,你未免太过偏心。可惜这世上尚有李玄序,老天爷不如瞧瞧,看我如何颠倒乾坤,脱离命数的掌控。”

漆黑苍穹似有所回应,骤然刮来一阵疾风。窗户被风鼓开,净辞骂骂咧咧的起床关窗,蓦地从窗缝窥见李玄序的背影,不由瞪圆了眼睛,墨色的瞳仁里满是惊恐。

只见李玄序的背后凭空生出一个巨大的黑色窟窿,血雾形成一个漩涡,仿佛要将这天地万物都吸食殆尽。再细瞧,漩涡之中又似乎有无数条触手,它们向外蔓延,冲出血雾,在半空不停的纠缠凝聚,一直蔓延到李玄序头顶。

净辞这才看清楚,那是一只硕大的手掌,它像活了一样,五根手指渐渐并拢,将李玄序握在掌中。他背后的血雾漩涡急速旋转,如同一只血盆大口。而被那只巨手钳住的李玄序慢慢变得干瘪透明,许久功夫,手掌散开,一张薄如蝉翼的人皮随风飘落。净辞看了眼,人皮五官清晰,正是他师父李玄序那张方正威严的脸……

“啊——”净辞惊叫一声,栖在数上的乌鸦咕咕惨叫,扑腾着翅膀飞走了。

李玄序眉头一蹙,回头喝问:“怎么了!”

这一吼让净辞神识归位,见他师父好好的站在那里呢,什么血窟窿,大手还有人皮的,统统不见了。净辞揉了揉眼睛,心说难道是自己出现幻觉了……

他局促不安道:“师父恕罪,弟子,弟子怕是惊梦了……”

“心志不坚需多磨炼,平日少偷懒。”李玄序严厉道。

净辞忙不叠的点头:“弟子知道了。”

李玄序挥手哄他:“睡吧。”

净辞小心的关紧窗户,适才那恐怖的一幕仍在脑子里挥之不去。他自幼便能看到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也是因为这点师父才收他入门。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