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翻好后,接着就要开始播种土豆苗了。按行距70厘米、株距20厘米的要求先开一道沟,向一边翻土,沟深6厘米~8厘米,放土豆苗时,使薯芽向上,然后覆土起垄高10厘米~15厘米。压实后再蒙上一层薄布。
如果是在21世纪,可以使用地膜覆盖,现在不是在唐朝吗?没有地膜呀,只能用布来代替。
过了几天,土豆芽破土顶到盖在上面的布。沈小西小心翼翼的把布取下,再次覆土。
就这样,浇水、施肥……眼见着土豆苗长高,叶子从三片五片,变得枝繁叶茂,然后是开花,当然为了确保这试验田的产量,沈小西在土豆显蕾初期和盛花期又各追了一次肥,当然还是用的她自治的特殊肥料:腐叶土、腐质土、泥炭土、锯末、刨花、稻壳、泥炭、细河沙、煤渣。在薯块膨大期间,沈小西又注意加强了田间的灌水,这下可就万无一失啦!就等着丰收的喜悦啦!
在外人眼中,“天下客”的后院许是种了些不知名的草吧,绿油油的,蛮好看滴。殊不知,这繁茂的枝叶的地下,一块块美味,正期待着走上大唐百姓的餐桌,正在努力改变着大唐民众的生活,甚至可以力挽狂澜,就天下苍生于水火之间!
这天中午,忙完“天下客”的生意,沈小西独自一人悄悄来到后院她的试验田旁,她要挖一块土豆尝尝鲜儿,顺便也验证一下自己的实验成果。
这万一不成,没那么多人看着,自己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如果失败了,全当是一次练手呗,有什么大不了的,失败乃成功之母吗!沈小西这样安慰着自己。
不过此时她的心里还是忐忑不安的,她还是希望自己可以一次成功。毕竟三个月的努力,是用汗水、时间和多少个不眠夜付出的。
沈小西来到田边,找了一颗靠边的土豆,顺着绿绿的茎叶,用小铲轻轻挖着松软潮湿的土层。她在感受着、期待着。
突然,沈小西的手停止了挖掘,她的小铲静止在土中。因为她触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沈小西迟疑了片刻,眼睛里闪过一丝激动的泪花。
她焦急又小心的继续挖了下去,明显加快了速度。几下之后,一颗胖胖的土豆,带着粘土,连着根茎出现在了沈小西的眼前。
沈小西惊讶的叫了一声:“呀!”
随后,她又继续加快了手里的功夫。不多久,一大串土豆,连着绿油油的枝叶,带着毛毛的须子,粘着湿湿的土粒,被沈小西捧在了手上。
沈小西扔掉手里的小铲,高兴得顾不上湿土脏衣,把这一大串土豆捧在手里,拥入怀中,然后大声叫喊着:大叔大婶,柱子哥,你们快来!快来看呀!“边喊边跑进房中。
(求推荐~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