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沈小西胡思乱想之间,忽闻有人清声说道:“启禀陛下,自陛下登基以来,如今我大唐声威远震、泽被四方,可谓是四海升平,天下昌盛。今日乃月圆之夜,陛下又如此好兴致,臣妾提议,不若由大家赋诗几首,以为助兴。”
沈小西擡眼看去,见说话的是皇上的一个妃嫔,年龄同自己差相仿佛,面容清丽,气质也甚是不俗。
李世民闻言微微颌首,笑道:“惠妃此言甚是,月圆之夜,美酒之前,岂能无诗相合,就依惠妃所言。”
“哦,原来她就是惠妃,就是历史上李世民最喜爱的宠妃,也是最有才华的一位妃子。今日一见,果然气度非凡。可惜身体差得很,把汤药当饭吃,到头来李世民驾崩后,这个钟情的惠妃,竟同时随先帝去了,真是可怜之人呐!”沈小西在心中喃喃自语。
李世民语罢,想了一下,便从手上褪下一支绿玉扳指,放于面前,大声道:“好!朕就拿出这扳指作为彩头,今日就以明月为题,谁的诗若是让朕满意了,朕就将这扳指赏了他。”
太子爷在一旁笑道:“诸位,哪位敢先来一试?”
这时,有人起身道:“陛下,太子殿下,适才那位进献月饼的沈小西姑娘心灵手巧,兰心蕙质,想必自也是满腹才华,不若就由小西姑娘拔了这个头筹如何?”
说话的是丽妃,看向沈小西的目光中满是不屑,心中暗想区区一个厨娘,岂会行文作诗,这下必然非让她出丑不可!
李世民转头看着沈小西,问道:“丽妃适才所言,小西姑娘,你意下如何,可愿意一试?”
沈小西看着丽妃的样子,知道她是想给自己个难堪,心中大怒,转瞬间,一首千古绝唱已然跃入脑中,不过嘴上却是连连推辞:“回陛下,民女于诗文一道并不擅长,不敢献丑。”
丽妃闻言暗暗得意,嘴上却说道:“小西姑娘却是谦虚了,小西姑娘一看就是聪明伶俐之人,岂是那种不懂诗文的粗俗之辈?”
太子爷闻言暗暗皱了眉头,已是感觉丽妃话中已有针对沈小西之意,不由瞪了丽妃一眼。
坐在一旁醋意十足的太子妃见沈小西连连推辞,心下暗喜,此时也却装出一副面色和善的样子,看着沈小西,道:“小西姑娘若是当真不擅诗文的话,就不要作难了。”
沈小西撇了太子妃和丽妃一眼,没有理会,却是对李世民起身行了一礼,道:“陛下,小西不才,心中却是已然有了诗文。”
“哦?”李世民来了精神,道:“念来与朕听听。”
太子爷也心中一喜。
沈小西这时看着丽妃,又道:“小西不才,请丽妃娘娘指点。”
丽妃冷哼一声,心道一个做饭的厨子,能做出什么像样的诗来,就是勉强凑得一个字,也不外乎是首打油诗吧!这样骄纵的想着,口中也是不客气,酸酸的说:“先念来听听,看看如何。”
沈小西款款起身,清了清嗓子,站定面向李世民,缓缓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