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杨戬的天眼,此时还未完全觉醒。
“柏鉴,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姜子牙拦住杨戬,开口询问缘由。
飘荡的柏鉴凝实身形,行礼答道:“启禀姜丞相,这些日子我在封神台负责接引,却一直未见身负劫气之人,只有些小兵被我拦在外面。”
近来不仅没有应劫之人阵亡,就连死去的小兵也多是周国士卒。
周军被阻在汜水关外,韩家父子闭门不战,周军只能强行攻城。
这导致周军伤亡极其惨重,几乎是大商损一卒,周国损百人!
姜子牙连日愁眉不展,原计划派人潜入关内制造混乱,
但尚未行动,张桂芳又率五万大军赶到。
如今周军只等商军出关迎战,伺机执行斩首之计——
一旦汜水关群龙无首,便不攻自破。
因此封神台一直冷冷清清,柏鉴无事可做,倒真成了享清福的“福清之神”。
“可今日……”
柏鉴面露难色,道:“今日却接连来了数百人,其中许多身缠劫气,却都是周地打扮,气度不凡,不像寻常百姓!因而特来请示……”
见姜子牙怔愣不语,他小心翼翼追问:“这些人都要引入台中,等候封神吗?”
“数百周人?还皆气度不凡?”
杨戬眉头紧锁:“近日除了普通士兵,我军并未折损将领啊。”
柏鉴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
姜子牙回过神,沉吟片刻:“杨戬,随我同去查看。”
“好!”
三人驾云落至岐山。
山间立有一座高台,若有神通者至此,便能看出此台外合六爻玄数,内藏轮回之机——
当然,此“轮回”并非地府轮回,
而是借阵法将真灵引至台上悬挂的封神榜中!
姜子牙抬手虚点双目,
杨戬眼中已绽神光,一眼望见封神台周围聚集的数百阴魂。
“尔等何人?”
姜子牙袖袍一拂,摄来一道最为凝实的阴魂。
此魂周身劫气如雾缭绕,俨然是这场大劫中的关键之人。
姜子牙声如雷霆,震得那阴魂猛然一颤。
他仿佛从混沌中惊醒,眼中却仍残留着几分茫然。
“我……我像是……周国的上大夫……散……散宜生?”
姜子牙听罢眉头一皱:“散大夫?你不是被押往朝歌了吗,怎会丧命?”
四贤八骏与三十六杰的威名,姜子牙早有耳闻。
可惜,他仅见过其中四分之一。
余下四分之三,皆被雷掳去。
“朝歌?”
散宜生眼中倏地闪过一丝清明:“没错!我们就在朝歌!正是在朝歌!我们被押去斩首祭天了!”
亡魂的记忆支离破碎,需经点拨才能忆起关键往事。
姜子牙眉头紧锁,低语道:“祭天?”
他出征时刚斥责过帝辛不献人牲、不敬苍天,这便是商王的回应?
上次战事中被俘的周国臣子,竟全被他拿来祭天?
姜子牙隐约猜到了缘由,却觉得心烦意乱!
“该死的纣王!”
这些臣子生死虽不影响战局,却严重干扰了他的封神大计!
须知封神榜上三百六十五道符印,对应着三百六十五尊正神之位。
原本教中安排,除却留给阐教的要职、周国的良位、人道的席次……其余皆需截教门人填补!
这是教中——实则是玉虚宫密令——暗中交付于他的重任!
如今未见截教门人,反倒涌来数百周国臣子!
最棘手的是,其中多是应劫之人!
大劫未了,他们身死便该直赴封神台。
若不予封神,不仅无法向截教交代,更将纵容这些人带着劫气堕入轮回!
大劫终结时,劫气自会消散。
但若卷入轮回,恐将衍生无数小劫!
一两人尚可处置,阐教尚能善后。
可这数百之众,姜子牙岂敢独断?
若引入封神台……还谈何封神?
眼前这些亡魂,就足以填满整座封神榜!
“是了!我想起来了!”
散宜生听得“纣王”二字,魂体再度激荡。
他瞪大双眼道:“我等皆是周国臣子,听闻伯侯再度起兵,纣王便将我们尽数斩杀祭天!”
言至此处,散宜生眼中怨气翻涌,劫气随之引动,周身渐染墨色。
他嘶吼道:“暴虐纣王,安敢屠戮我等贵族!”
见散宜生即将失控,姜子牙并指轻点。
一道灵光自封神台射出,散宜生重归浑噩,飘回亡魂队列之中。
这些魂魄毫无意识地围绕着封神台徘徊,仿佛受到某种本能的牵引,想要进入其中。
封神台本身具有吸引劫气缠身之人的特性,但若想真正进入,还需经过柏鉴手中百灵幡的指引。
姜子牙此时心烦意乱,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解决之策。
沉思良久,他只得对柏鉴说道:“你先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切莫让他们进入轮回。我要前往昆仑山一趟,再作定夺。”
可恨的纣王!
姜子牙并不知晓这是雷的计谋,只能暗自咒骂帝辛。
随后,他准备施展土遁之术离去。
如此重大的事情,他无法擅自决定,必须亲赴昆仑山请示。
刚要动身,他又回头嘱咐道:“杨戬,你先回大营,替我安抚众将。我回山一趟,很快就回来。”
“师叔……”杨戬欲言又止。
先前他只是察觉到姜子牙这边的异常动静,特来查看,没想到竟遇到这般局面。
见姜子牙要回昆仑,他心中犹豫是否该插手此事。
当初下山之时,师尊玉鼎真人曾特意叮嘱。
虽身怀玄功,亦不可争强好胜。
但杨戬毕竟年少气盛,不仅对自身修为充满信心,对自己的智谋也颇为自负。
此刻见姜子牙遭遇难题,他不禁跃跃欲试,却又顾及师尊的教诲。
姜子牙见他这般模样,疑惑道:“怎么了?有话直说,不必吞吞吐吐。”
杨戬终究年轻,忍不住说道:“师叔是既担心他们进入轮回,又不愿让他们登上封神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