妺喜口中的最佳人选,自然是非大圣人伊尹莫属了。
妺喜说出来大圣人伊尹的名字,众人都是表示赞同,拍手称快!特别是三小二幸,这种棘手的差事,他们可是不愿意干的。
因为有风险,脑袋别在了裤腰带上,如同刀口上舔血。
这种事情是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办好了是应该做的,办不好就会打不着狐狸惹一身骚!吃不了兜着走的。
荒田无人耕,一耕有人争。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别人用过的水杯、筷子、饭碗,或者吃剩下的东西,摸过的食物,一般人都会扔掉,不会去用或者吃,觉得脏;可是女人无论离过几次婚,或者睡了多少男人,即使是做过小姐,很多人都能欣然接受了。
这是为什么呢?
有些男人就喜欢那些风骚并且不正经的女人。
老人经常告诉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要托腮,因为托腮长灾。你有托腮的习惯吗?
当大圣人伊尹接到桀王命人传来的口谕之时,他正在房间里托腮思考问题。小时候伊尹就有托腮思考问题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到现在也改不了。
前来传达桀王口谕的侯知性和武能言,这两个家伙厉害着呢,可以说是一肚子坏水。除了溜须拍马之外,他们还是有一些真本事的,否则也入不了桀王的法眼。桀王的眼里可是不掺沙子的。
能在君王面前混得风生水起的人,自然不会是凡夫俗子的。
所谓的伴君如伴虎,能够在君王身边生存下来的可都是能人。牛逼!——
侯知性对伊尹说道:“大王有令,让大总管恶梦协助大圣人一起破案,寻找出赊刀人组织的幕后主使,并且剿灭和铲除他们……”
武能言说道:“对于那些赊刀人或者赊刀客来说,能够捉到活的更好,如果抓不到活的,只能杀无赦了。”
侯知性接着说道:“做好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大圣人伊尹说道:“这个恐怕有点难,因为他们自杀身亡,可是尸骨无存的?”
武能言说道:“那就杀光他们好了,把他们赶尽杀绝,一个不留。”
侯知性反驳道:“如果那样的话,咱们如何能够找到幕后元凶呢?肯定是要留下活口的,最好能够抓一个活的来?”
武能言说道:“想要抓到活的赊刀客,恐怕是比登天啊!”
伊尹也觉得这个事情比较棘手,当然他已经骑虎难下了。不管怎么说,他也要把这个案子接下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久未开口的费昌侯爷说道:“本侯觉得应该请四大公子协助大圣人一起破案,毕竟四大公子见多识广,人脉又广,办起事情来也是顺风顺水,并且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侯知性和武能言自然知道费昌的意思,当然他们也不好拒绝,只能答应下来。当然这也是四大公子历练的机会,否则将来如何接他们的班?
都说江湖险恶,官场比江湖更加黑暗和凶险,一入侯门深似海。门当户对放到什么年代都是对的。龙找龙,虾找虾,乌龟找王八。
穷人的朋友都是穷人,富人的朋友都是富人,经商的人朋友都是经商的,公务员的朋友都是公务员,农民工的朋友都是农民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你不可能跳出你生活的圈子。
你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着不同的朋友,有的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几乎没有人能够陪伴你一生一世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总的来说,那些赊刀人和走江湖卖艺的有些类似,和挑八股绳卖针头线脑的差不多,还有那些磨剪子戗菜刀的。
他们卖菜刀,但并不是以卖菜刀为目的的。
他们的菜刀卖的很贵,一般人家是买不起的。当然也舍不得买。而他们的目的不是卖菜刀,而是赊,就是把菜刀赊给你,让你免费白用着。
不过也不是没有条件的,赊刀人说等物价翻了十倍以后,我再来收菜刀的钱,菜刀也是收现在价钱的十倍。如果物价没有翻十倍,我绝对不会来收钱的,菜刀就等于白送给你们了。咱们就以米价为例。
在普通人的认知中,物价是不可能翻十倍的,否则老百姓还怎么生活。可是人世间的事情,根本就没有不可能的。
菜刀都是好菜刀,一把能用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你只需要打一个欠条就好了。
欠条是信物,也是凭证。
在特定的历史年代,经常会有赊刀人团体的出现。他们神秘地出现一段时间之后,然后又神秘地消失了,没有人知道那些赊刀客来自哪里,又去向了何方?
他们是来救济苍生的,还是预示着什么?
因为普通农家或者工薪阶层根本是买不起也舍不得买这种菜刀,本来他的价钱就比普通菜刀的价格贵许多……
那些留下菜刀的人家,有的是为了贪小便宜,有的觉得菜刀好,特别想要,也就是需要,有的觉得即使物价真的翻了十倍,也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到时候早已经物是人非了……
大多数人觉得是不会有那么一天的。
赊刀人说过,到时候即使你们老人去世了,就由你们的子孙后代来付钱,可以父债子还的,必须得认账。
当然啦,几十年后赊刀客会不会来收菜刀钱,又是另外一回事啦!也许前来收钱的也是赊刀客的子孙后代,不是他们本人啦!
大圣人伊尹想要查找这些赊刀人和赊刀客的行踪,自然也是要分头行动的。大圣人伊尹和苟且小灵一伙,四大公子也是分开来,每个人带着两个随从,恶梦除了身边带着两个随从,余下的人也是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分散开来……
只有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对于赊刀人这个组织,人们对他们是知之甚少。但是在民间总有着关于他们的传说。
大圣人伊尹和黑狗苟且、灵猫小灵在夏城的闹市区里面转一转走一走,在寻找那些赊刀客的同时,也可以顺便散散心,可谓是一举两得!
他们由闹市区向城市的贫民窟和郊区走来。毕竟那些赊刀人最有可能去的地方还是郊区或者农村,因为在乡村更有人间烟火气。
每当村庄炊烟升起之时,总会唤起人们的无尽遐想。
在城市的郊区,正当伊尹在思考人生的时候,赊刀人出现了……
他们看见一个背着包裹的年轻人走进了一户人家。从他的形体特征来看,此人一定是一个老江湖,肯定是一个赊刀客。
他们没有看清楚此人的脸部和长相,从背影看是一个青壮年男子,穿着粗布衣裳,一袭灰衣,当然没有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