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肆刚上客,天幕就亮起。
伙计王二正擦着个青瓷酒壶,见客人都往一个方向瞅,便知道天幕又出新了。
他旁边站着刚从扬州靠岸的船工周七,身上还带着河水的潮气。
“哈哈!这后世开车的真能说,口才真好!”
王二刚看清天幕里有人在车里骂骂咧咧,就忍不住笑出声。
周七常年跑漕运,对 “规矩” 二字最看重。
看着天幕里有人变道不打灯,他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沉声道,
“这可不行!俺们行船都有规矩,转弯要打旗语,过浅滩要敲梆子。
要是像这人似的,不打招呼就变道,跟行船不打旗语似的,早撞船了!”
王二没接话,指着天幕里有人在隧道里实线变道的画面,很是唏嘘。
“你看这个,在黑糊糊的地方变道,跟在夜里行船不挂灯笼似的,这不找麻烦吗?”
周七脸色更沉了。
“这隧道里视线差,跟俺们在雾里行船一个样,更得守规矩。
俺们雾天行船,都得放慢速度,还得有人站在船头观望,哪像这人似的,还敢乱跑?”
酒肆里的客人也都围着天幕议论地火热。
穿长衫的书生端着酒杯,笑着说,
“王二,你看这开车的,倒像是个说书先生,就是说的话不怎么好听。
要是来你这酒肆喝酒,肯定能逗乐不少人!”
王二乐了,搓着手说:“可不是嘛!要是他来俺这酒肆,俺肯定给他上最好的酒,让他说说这开车的趣事。
就是别让他骂人,俺这酒肆讲究‘和气’,可不能让客人听着骂声闹心。”
周七看着天幕里电动车和汽车争路的画面,不由得脑补:
行船时,要是主航道被大船占了,小船也得绕着走一个样。
*
“哎哟!这四个轮子的车咋比俺讨饭还心急?”
老乞眯着浑浊的眼,指着天幕里堵车骂人的画面,说话漏风。
“俺讨饭时,见着大户人家的轿子过来,都得往路边躲,哪敢跟人抢道?
这些人倒好,堵了会儿就拍着个圆东西喊,比俺这没家的还没规矩!”
赵甲是一个基层小吏,现在管的就是街巷秩序。
他看着天幕里有人变道不打灯,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手里的马鞭往手心抽了一下。
“岂有此理!我朝街巷,就算是赶牛车的,转弯也得喊一声‘借过’,要是像这人似的,不打招呼就变道,按律法得罚!”
老乞只盯着天幕里有人在路边停车挡了路,咧着嘴笑。
“看这人,停车跟俺在庙门口晒破衣似的,得找不挡道的地儿啊!
上次俺把破衣晒在巷口,被你家差役挪到墙根,说‘别挡着人过’,这人咋不懂?”
赵甲没接老乞的话,看天幕里副驾跟着一起骂的画面,沉声道,
“这坐车的也不懂规矩!不劝着点,还跟着骂,不就是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