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返回临安(1 / 2)

接下来的半个月,杨建国在川蜀忙得脚不沾地。每天要么去各个县查看分地的情况,要么去学堂看孩子们念书,要么去地里指导百姓种地,还让农会成立了施工队,雇佣很多劳力在川蜀地区大搞基础建设,最主要就是修路。

杨建国深知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他从系统商城中购买了大量的水泥、铁轨。

还购买了许多挖掘机、拖拉机之类的现代机械,教百姓们如何使用,如何修建水泥路、铁路。

还指挥百姓们兴修水利工程……总之忙的不可开交。

至于功德,杨建国现在的功德多的不得了,自从杨建国开始打地主分田地,给农民们家家户户分地。他的功德每天都呈指数型增长,如今根本花不完。

除了上述事项,杨建国还要处理军队整编的事。把赵彦呐的残兵和王鼎的私兵中挑选精锐编入杨家军,进行训练,教他们使用火铳、手雷这些武器。

那些残兵和私兵,以前都是被逼着当兵,现在跟着杨家军,不仅能吃饱饭,还能学本事,以后退伍了还能分地,都干劲十足,训练的时候特别认真。

有个叫张三的士兵,以前是赵彦呐的手下,训练的时候特别卖力,火铳打得又准又快。杨建国见了,笑着说:“张三,你打得不错,以后好好干,有机会当班长。”

张三激动得脸都红了,立正敬礼:“谢谢团长!俺一定好好干,跟着团长,保卫咱们的田地!”

杨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以后咱们不光要保卫田地,还要让天下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半个月后,川蜀的事终于理顺了。分地工作全部完成,每个州县的百姓都领到了土地。

学堂开了几十所,不光孩子,好多大人也开始学认字。军队整编好了,人数又扩充了不少。治安也稳定了,再也没有地主私兵搞破坏。

杨建国决定率领大军返回临安。出发那天,成都城里的百姓们都来送行,比上次杨建国来的时候还要热闹。

百姓们手里拿着鸡蛋、馒头、糕点,往士兵们手里塞,有的还拉着士兵的手,舍不得他们走。

“襄王,您要常来啊!可不能忘了我们啊!”一个老大娘哭着说。

“大娘,您放心,”杨建国笑着说。

“以后川蜀有啥困难,派人去临安说一声,我立马就来。你们好好种地,好好念书,把日子过好,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了。”

队伍出发了,百姓们跟着队伍走了很远,直到看不见影子了才慢慢往回挪。

有的百姓还站在路边,望着队伍远去的方向,嘴里念叨着:“襄王是个好人啊,大宋有襄王在,咱们以后的日子有盼头了。”

杨家军的队伍往临安走,一路上,士兵们哼着山歌,脚步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