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建设蜀地(1 / 2)

除了分地,杨建国还让人在城里办了学堂,让百姓们的孩子免费上学。

学堂里的老师,都是在当地请的教书先生。

孩子们背着用粗布缝的书包,一蹦一跳往学堂跑,书包里还装着杨建国让人印的课本。

都是大白话,没有那些之乎者也,教的是认字、算数,还有怎么种地、怎么防病虫害之类的实用知识。

学堂就设在以前王鼎家的一处偏院,院子大,能容下几百个孩子。

第一天开学,门口挤得全是人,不光是孩子,还有好多家长,都想看看这免费的学堂到底啥样。

一个叫狗蛋的小男孩,牵着他娘的手,怯生生地站在门口,嘴里念叨:“娘,我真能进去念书吗?不用交钱?”

他娘摸了摸他的头,眼里含着泪:“能!襄王说了,咱们百姓的孩子,都能免费念书!以后你念了书,就不用像你爹那样,一辈子当佃户,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了。”

孩子们进了学堂找地方坐下,狗蛋坐在最前排,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先生手里的课本,心里又激动又好奇。

先生清了清嗓子,说:“同学们,今天咱们先学认字,学两个字——新政。”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新政”两个大字,然后用大白话解释:“新政就是襄王推行的好政策,能让咱们有地种、有饭吃,还能让你们免费念书,以后再也不受地主欺负了。”

孩子们跟着念:“新……政”

杨建国路过学堂,听见里面的念书声,也笑了。

刘老屁跟在旁边,手里拿着一本账本,说:“团长,这几天分地的事进展挺顺利,成都府周边的几个县,地都分完了,百姓们都领到地契了。就是有几个偏远的村子,路不好走,种子和农具送过去有点慢。”

杨建国点了点头:“路不好走就修。让后勤队组织士兵和百姓,一起修土路,全都修成水泥路,把那些坑坑洼洼的地方填上,这样马车就能过去了。农具不够的话,让铁匠铺加班加点打,务必让每个百姓都有农具用。”

刘老屁赶紧记下:“我这就去安排。对了,团长,关中那边有几个节度使,派人来打听情况,说想归顺咱们,推行新政,还问您要不要他们派兵来川蜀帮忙。”

杨建国冷笑了一声:“他们是怕了。之前还想跟着王鼎、赵彦呐一起造反,现在见咱们把川蜀平定了,就想归顺了?告诉他们,归顺可以,必须把手里的兵权交出来,军队由杨家军整编,多余的土地也得按新政分给老百姓,要是敢耍花样,直接派兵过去收拾他们。”

“得嘞,我这就给他们回信。”刘老屁应着,转身就要走。

杨建国又喊住他:“还有,川蜀地区的治安也得抓好,尽快让农会成立民兵组织,让农会有自保能力,一定要守护住咱们的胜利果实,别让那些漏网的地主私兵搞破坏。”

刘老屁一一应下,才匆匆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