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月中僧 > 第57章 迷归路(七)

第57章 迷归路(七)(2 / 2)

几面绢布上的图案模糊不清,只隐约有些颜色,也十分陈旧了。太阳只落在榻上,对面墙下那张挂猩红罗帐的架子床就显得格外幽暗,光永远照不到那里去似的,手还没碰到,已给人一种阴冷的触感。

桂姨娘如今也给月贞一种阴冷的感觉,那双眼里布满红血丝,追着到月贞跟前来,在她脸上打转,“贞大奶奶,我真是冤枉的,你去跟太太求个情。你从前还说要求情接我们回钱塘去住呢,你没求,你食言了,这会补上吧?”

那些老黄历月贞早忘了,这会想起来,那也不过是当时哄她们的话。

她怕受这纠缠,便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太太叫我来问问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和那男人是如何,”

说到此节,月贞本来是想用“好上”二字,后来想想,这是不妥当的,倒像是她认同他们一般。她即便心里不觉得这有什么大逆不道之罪,可因为她也犯着同样的罪,急于撇清,便斟酌了用词,“你和那男人是如何勾搭上的?”

“我没有啊!”桂姨娘死不认账,把脸上的眼泪胡乱一揩,更将残存的脂粉揩得一团乱,“我真的没有呀,他,他那晚是给我送东西来的。”

“送什么东西呀?”

“送,送句话。”桂姨娘只顾着随口胡诌,“他前一阵到钱塘去,我娘家在钱塘,我使他替我捎件东西回去,他回来给我捎娘家的话。”

月贞横着眼,险些给她这瞎话逗笑了,“他都说了,晁老管家一早就问过他话,他说是你勾引的他。太太说,你要是照实讲请出去,明日当着那些长辈的面,她还能替你讨个情,叫他们从轻发落你。”

桂姨娘闻言呆了片刻,才照实说来。那男人是替他家里交地租子到老宅子里走动过几趟,两个人撞见,一来二去便勾在一处,时常夜里搭着梯子翻到老宅子里来私会。

讲完桂姨娘又哭起来,将屋子指了一圈,“这也不能怨我啊,你看看,这屋子除了这些死气沉沉的家具,连个活人气都没有。你再听听,屋子外头除了虫子叫,还有什么别的动静?这老宅子里的人都是死人,都是棺材里爬出来的,连个会说会笑的都没有。我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再没有一件事可做,你在这里住些日子,也保不准会跟我似的。”

这些话针似的往月贞心里钻,她在钱塘的房子里也是同样的感受,虽然比这里好些,有巧兰有芸娘,还有些年轻的媳妇丫头伴着,可大家是隔着心的。

也许是说中了她的心,她忙呵斥了桂姨娘一声,“你胡说什么?!”

桂姨娘自知失言,又陪上笑脸,“贞大奶奶,你去跟太太好好说说,饶了我这一回吧,下回我再不敢了。”

琴太太听了这些话,默不作声地笑了片刻。月贞也拿不准她心里到底是何主意,只是想起小齐姨娘来,不免后怕,想着劝两句,“太太,她都老老实实讲了,也算诚心悔过,是不是从轻发落她这一回?”

这话正点到琴太太心里去,她带月贞来这一趟,就是为了借这一遭事敲打敲打月贞,怕她太年轻,终有一日耐不住。况且也有意要将月贞教导成一个当家的媳妇。最要紧的,她是要将月贞教导成她自己的模样。

这里头有些“传承”的意思,她虽然有一双儿女,可儿子不算数的,男人女人,终归是两个阵营有时候甚至是两个敌对的阵营,儿子不可能由衷的理解到她,更不可能成为她。

女儿也终归会是别人家的人,往后惠歌嫁到大理寺于家去,隔着山水万重,母女连心就成了缥缈的一句话。

好在还有月贞。她望着月贞,也望见她背后绰约的黄昏,想着自己是一日比一日老了。也是奇怪,年轻的时候觉得活着无趣,老了老了,竟又贪恋无趣地活着。

可人到底有一死,她屋里那些给她摸过无数回的家私,在她死后,都得像遗孤似的可怜,想想便是满心的遗憾。她希望她死后,月贞如同她流连忘返的回魂,在这个家里继续游荡下去。

她真是怕月贞守不住,一个峰回路转改嫁了,弃她而去。

因此上,怎么能轻易绕了桂姨娘?便板下脸来训了月贞,“你还真替她讨起情来?她那是什么罪?别说咱们祖上的规矩,就是告到衙门也是要打死人的!这样的人,你可怜她,岂不是白白给她带坏了?”

月贞渐渐底下头去。琴太太还没完,仍在冷淡从容地说:“何况当初老爷死的时候,问过她的,愿意出去就出去,随她往后如何,与李家两不相干。她又死活不肯走。既然贪图咱们家的富贵日子,就得守着咱们家的规矩。这回给她开了恩,下回人人都学她,这一大家子岂不都乱了套了?”

月贞挨了这一通话,心里虽然可怜桂姨娘,可又是明哲保身要紧,于是闭口不言了。

次日请了几位尊长过来商议如何处置亲戚家那个男人,月贞也在其中。她想着,既不能求情,索性就不插话,要做个局外之人。

可每逢大家议论起来,琴太太总要扭头问她一句:“月贞,你说说看。”

她哪里说得上来,只好低着头道:“我不大懂这些,还是听各位长辈拿主意吧。”

便又挨了二老太爷几句刺,“都靠我们这些人拿主意哪里成,你是李家的长媳,你婆婆叫你来这里坐着,就是要你学着理事。往后遇到个大事小情,你也能帮着分担分担,你不懂,正该学。”

月贞还是执意不开口,谦逊地笑着,“诸位长辈在这里,哪里轮得到我说话?要我学,我听着就是了。”

大家都难做,商议到后头,只好决意将人送至官府发落,也顾不上什么名声不名声的了,省得碍着亲戚情面不好办。

至于桂姨娘,二老太爷敲着拐杖道:“那个女人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就按规矩办,打她一百板子,是死是活看她各人的缘法。”

月贞如今与众人齐坐一处,主意出不成,更不好开口讨什么情面,只得看着几个管事的将桂姨娘拉上厅来,绑在了一根宽大的春凳上。

那桂姨娘在凳上仰起面孔,见墙上挂着一圈的画像,底下坐了一圈的人。几位尊长照例是穿戴着或黑或灰的袍子儒巾,琴太太穿一件鸦青的长襟,底下围着枣红的裙,形成一股黑压压的势力。

唯独月贞身上的颜色浅一些,仿佛还未真正地与这些人统一阵营。桂姨娘只好声嘶力竭地向她讨情,“贞大奶奶,你不是答应替我讨个绕的么?贞大奶奶,你不能眼瞧着我受罪不开口啊!你倒是替我说句话啊!”

满堂都是桂姨娘嚎啕大哭的声音,字字句句都是冲着月贞来的。月贞望着那两个拿扁担的管事,不禁有些松动。待要开口,却见琴太太横过来一双庄严的冷眼。

她心下明白,就是开了口也是无用的,没人肯听她的话,何苦又为自己惹一身腥呢?她又阖上了嘴,把脸稍稍偏向一边。

可真打起来,是避也避不开的。逐渐打的血光飞溅,掠过月贞的眼角。她正过脸来一瞧,桂姨娘的腰臀已被打得血肉模糊,讨饶哭喊的声音渐渐垂沉下去,直到只剩下几缕有气无力的哼声。

隔扇门外站满了围观的人,都是老宅里的下人。老宅毕竟是老了,连这里的下人也多半是些四十往上的人,张张面孔被岁月抹得格外的平静,平静得冷漠。

人昏死过去了,板子仍在捭棁,打在皮肉上,发出“啪啪”的响声,是浸着血的,所以声音听起来分外冰冷。两个打人的管事脸上,也都是冷漠的表情。

月贞坐在那里,疑心自己脸上也是同他们一样的表情。她感觉自己的血流去了他们身上,他们的血也流来了她的身上,她在同这百年老宅里的雕梁画栋逐渐融会贯通。

倘或还有一点不能相融的,就是此时此刻,她又想到了疾。一想到他,她心里忽然翻腾起热烈的酸楚,那是有温度的,这温度,使她在一片冰冷木然的面孔中流出泪来。

琴太太听见她抽泣,斜来目光。那冷漠的余光里,似乎看见年轻时候的自己。也有过害怕与不安,也曾具慈悲与怜悯,不过最后都是落到麻木的人堆里。

她相信月贞也会走向这结局,想到这里,心里便得到安慰。

晚饭时候,月贞还有些呆呆的,琴太太向冯妈笑她,“瞧我们月贞,头一回见这阵仗,吓了一跳,这会还有些回不过神来呢。”

冯妈一壁从食盒里端出各色精致的菜碟,一壁同琴太太打趣,“我们贞大奶奶到底是年轻媳妇,没见过血光,吓着了也是难免的。大奶奶,快吃饭,吃些东西下去冲一冲那阵恶心。”

月贞身上冷冰冰的,擡头见二人的笑脸,更是打了个寒颤。她忙端起面前的滚烫的鸡汤喝了一口,才觉得胃里暖起来。

琴太太益发的慈爱体贴,亲自往她饭碗里拣菜,“哎唷哎唷,慢点吃,仔细噎着了。”

冯妈道:“在厅上坐了这半日,想必是饿着了。”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安慰着月贞,可月贞却并没有感到一丝安慰。

未几见个婆子进来回话,“琴太太,已请了个大夫来给桂姨娘医治了。”

月贞忙擡头看着婆子,眼睛里似乎闪烁着一点期望。琴太太睇她一眼,搁下箸儿道:“大夫怎么说?”

“大夫说难好,看她的造化了。”

琴太太“噢”了一声,又拣起箸儿,往月贞碗口敲了敲,“吃你的饭。”

那婆子退身出去,月贞调转脸来,又对上琴太太与冯妈淡然的笑脸。在她们背后,是一张张古朴精致的家具,她们的笑就如同上头的雕花,尽管惟妙惟肖,却是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