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介绍省城纺织厂的人和赵小姩认识,帮赵小姩买到合适的布料,帮助赵小姩在省城拓展生意。
赵小姩做的床上用品高档货主要销往省城。虽然有很多仿品出现,但是赵小姩的设计总是那么花样新颖、清雅不俗,让各大卖场爱不释手。
“福寿康宁”牌床品在产品的四个角上都暗绣着这四个字,包含了对幸福生活的祝福,让顾客买得心里暖呼呼的,感觉又可心又踏实。
赵小姩对布料的设计也非常有感觉,自己要的布,花样全是自己设计,床品用布算是赵家小店定制,一批布料出来后,除了爆款,赵小姩总会推出新的花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繁花渐欲迷人眼,有时候一家人会买好几套,换着用。
实在是太漂亮了!
苏玉荣感觉赵小姩在这方面就是天才,纺织厂也买过赵小姩的设计,尽管他们也有自己的设计部。
纺织厂的白厂长曾拿着一幅水粉画找过苏玉荣,画的是一树桃花隐在雾中,入目一片春光。
白厂长告诉苏玉荣这是赵小姩现场画的,前后没超过十五分钟,还包括先要润湿画纸,显出白雾和远处挑林的几抹浅粉的效果。
据设计部的人说赵小姩用两支毛笔加小手指沾颜料,就像变魔术一样画完了这幅画。
画作按比例放大印在布上后效果非凡,整个一幅春景图,美轮美奂。
而且这布无论在哪里裁断,新组成画面依然构成一幅新画,各有意趣。
像回文诗一样,字在那里起起停都能成句,这画面也一样,怎么搭配都好看。
这样的设计人才,白厂长不想放过。赵小姩设计的花样布料,做成高档被服产品已经开始出口了,白厂长想把赵小姩收编。
知道赵小姩在纺织厂的业务都是苏玉荣介绍的,所以找到苏玉荣来当说客。
苏玉荣当时喝着绿茶,听白厂长说明了来意,正好听见窗外的鸟鸣,不禁吟出两诗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厂长一怔:“苏大姐,这是何意?”
苏玉荣微微一笑:“小姩这孩子有灵气,就像山间的黄鹂鸟,天上的白鹭一样,自由自在的很美好。如果被你们纺织厂收编了,就会变成笼中鸟,失去了活力。她能随意画这种有灵性的画,可见不是一个愿意受拘束的。”
白厂长还想争取一下:“苏大姐,我们高薪聘请,给她解决户口住房和子女上学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应该是诚意满满了吧?”
苏月荣开心地笑了:“老白,你重视人才,也有好眼光,是个好伯乐。但是,我听梦泽县的陈书记说过,她想鼓励小姩考干部,小姩拒绝了。”
“这不是好事嘛,吃公家饭当干部不比当个体户好?”
“老白,人各有志。可能就是因为年轻人心里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才能画出这么有灵性的画吧。你想想看,搞设计的能和搞生产的一样吗?搞生产的闹哄哄的,搞设计的需要自由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苏大姐,照你这么说,搞设计的可以不用天天按时上下班,到时让他们出稿子就行了?”
“这个可以有,平时让他们多看看风景,游山玩水,灵感一来,设计稿不就多了吗?”
“有道理,回头就让设计部的每周来上两天班,其余四天自由搞创作。周一布置任务,周六交稿子。”
“反正设计部人也不多,你们可以试试看。说不定就有好效果呢。”
“我以为赵小姩是个小城姑娘,省城这么大的单位请她,她还不乐滋滋地就来了,没成想还真是一个有主意的。”
“你们要的是设计稿,非要人干嘛?需要设计稿,可以让小姩画,你们买下来不就得了吗?”
“哦,对哟,买稿子更好,还省的给她发工资了,这其实也一样。苏大姐不愧是教经济学的,脑子就是灵。”
“老了,国家还是要靠新一代的年轻人。”
……
苏玉荣从回忆中回神,看见眼前赵小姩拉着苏小雨的手两人聊得咯咯笑,两人几乎同时说话,但是却都懂对方的意思,真的就像两只黄鹂鸣翠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