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小说《九零后》,算是写完了,一共写了十万字,网站还给了一千块钱的稿费。刘海峰在天津,没有赚到钱,这部小说的稿费,也用作了日常开销,支撑着他,在天津的最后岁月。
这部起于秦皇岛的小说,是刘海峰在天津,忙里偷闲写完的。小说写完了,他在天津的实习,是不是也该结束?不能说是结束,只能说失败。失败是注定的,继续在这耗着,也徒劳无功,竹篮打水一场空。
四月底,刘海峰以回学校,准备毕业论文为由,从天津辞职后,回到了秦皇岛。他用了一周时间,写完了毕业论文。大专的毕业论文,没有本科那么复杂,其他同学,几乎都是一字不差的,直接从网上抄毕业论文。刘海峰却不然,他根据自己,在天津的实习经历,写了市场营销学与实际销售中,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看法的毕业论文。
自己的大学专业,是市场营销。实习期间做的工作,更是销售。所以自己要写这篇,跟专业和工作有关的毕业论文。这叫什么?这叫学以致用,这叫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专业。
专业基础,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经历,这些都有了,所以自己不会像是别人那样,从网上抄论文。毕业论文,是大学的最后一张答卷,要写就自己写,绝不抄袭别人的。自己要真真实实,堂堂正正的,完成这场最后的毕业考试。
更何况,自己最擅长的,就是写作,倘若毕业论文从网上抄,那是自己侮辱自己。
大专学校,审核学生的毕业论文,并不严格,即便老师们闭着眼睛,也能审核通过。只是,一个多月以后,负责审核刘海峰毕业论文的老师,一天之内,就审完了几十名毕业生的论文。每一份论文,只是瞄了一眼,就做通过处理。老师还在评语处,写着千篇一律的评语:部分段落和章节,存在抄袭的可能。
看着自己的毕业论文评语,刘海峰不禁在心底里喊冤:第一,我这篇毕业论文,从头到尾,都是我自己写的,没有半点抄袭,你怎么说我抄袭呢?第二,我费劲吧啦的,写了一周的时间,你给出这样的评语,只能说明,你没用心看我的论文,真是不尊重我的劳动果实。
但论文通过了,跟老师计较这些有什么用?刘海峰只好默认。
写完了毕业论文,交给了负责审核的老师,自己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等。等一个月后,六月初的毕业答辩,以及毕业典礼,拿到毕业证。
那五月份,自己干嘛?就每天待在学校里,这样一直等下去?就这样每天的无所事事,碌碌无为,荒废时间?
不,刘海峰绝不会这样做。
五一劳动节过后,他拎着行李箱,悄无声息的去了北京。这次,他真的是去北京,寻找自己心中,那份如此炙热的音乐,以及传媒梦想。
来北京之前,刘海峰先是从网上,联系好了几个人。一个是高文浩,他说他们的音乐公司,目前正在招音乐助理,刘海峰可以来北京面试,面试成功,可以教他音乐制作和编曲。
另一个人,叫做童亚卿,在一家叫做Eq的唱片公司,担任编曲负责人。但刘海峰最初,并不认识童亚卿,他是先在一个北京音乐qq群里,认识了一个人,而后加了那个人的qq号,之后又在那个人的推荐下,才有了童亚卿的qq号。
还有一个人,是一个租地下室的大妈,刘海峰也是从网上,通过58同城,联系上了大妈。说自己要租个地下室,过两天,人就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