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 第349章 理论的“惊悚”自洽性!

第349章 理论的“惊悚”自洽性!(2 / 2)

这四个字一出,整个会议室再次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院士大佬们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了那位女院士的身上,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与……一丝丝的狂热!

他们知道,这位女院士,向来以治学严谨、眼光毒辣着称,能从她口中说出“初步可行”这四个字,那基本上就意味着……秦风这小子,这次……可能真的要……捅破天了!

“不……不仅仅是那一个方案!”突然,又一位主攻高能物理和粒子加速器技术的年轻(相对而言)院士,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地站了起来,他指着秦风论文中关于“利用强激光场与极端强磁场耦合诱导的真空极化与虚粒子对湮灭能量的非平衡态收集与转化”的第二个实验设计,声音因为过度兴奋而有些嘶哑:

“你们再看这个!他……他竟然想利用我们国家正在筹建的下一代超级粒子对撞机(CEPC)的某些关键技术(例如超强聚焦磁体和高功率激光系统),再结合他自己发明的‘墨子二号’常温超导磁体技术,来构建一个……一个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短时间内产生出接近‘施温格极限’(Sger Liit,即能够从真空中自发产生正负电子对的临界电场强度)的超强电磁场环境!然后……然后再通过一种他称之为‘非平衡态量子真空相变诱导的能量瀑布效应’的全新机制,来……来宏观地收集那些因为真空极化和虚粒子对湮灭而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

“虽然……虽然这个方案对能量控制和收集技术的要求,简直是……高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甚至可能需要动用一些……嗯,只存在于《三体》或者《星际迷航》里的‘未来科技’!但是……但是他给出的那些关于‘非平衡态相变动力学’和‘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约束’的理论推导,竟然……竟然在数学上也是……完美自洽,无懈可击的!”

“更可怕的是,”这位年轻院士的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于“朝圣”般的光芒,“他……他还在这部分论述的末尾,‘不经意’地提了一句,说……说如果这个方案能够成功实现,那么,我们或许……或许就能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可控地……创造出微型的、瞬态的……‘球状闪电’或者……‘人造黑洞’?!!”

“噗通——”

话音未落,会议室里,已经有两位年纪较大、心脏不太好的老院士,因为过度震惊和刺激,直接两眼一翻,幸福地……晕了过去。

“快!快叫校医院的急救小组!速效救心丸!氧气瓶!全都给我用上!”老校长也是吓了一跳,连忙对着门口的秘书大声喊道。

在一阵手忙脚乱的急救之后,两位“光荣负伤”的老院士,总算是悠悠地醒了过来。他们醒来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异口同声地:“那……那篇论文……快!快拿给我看!我……我感觉我距离宇宙的真理……只差最后一步了!”

看着这两位“老顽童”那副“生命不息,科研不止”的执着模样,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哭笑不得,却又……肃然起敬。

而经过这么一番“小小的波折”之后,评审团的院士大佬们,对于秦风这篇论文的“恐怖程度”,也有了一个……更为清醒和深刻的认知。

他们发现,这篇论文,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兔子洞”,越是往里钻,就越是能发现更多令人震惊、也更令人着迷的“新世界”!

秦风在论文中,不仅仅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零点能提取与转化”的理论框架,更是基于这个框架,如同“庖丁解牛”一般,条分缕析地指出了未来能源科技领域可能存在的……数个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是……足以改变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关键技术突破口!

例如,他详细论述了如何利用“墨子系列”常温超导材料的独特性质,结合量子光学和纳米光子学的最新进展,来设计和制造出一种能够将真空零点能的特定高频涨落模式,高效地转化为可利用的太赫兹波或远红外辐射的“量子真空能量谐振转换器(Quantu Vacuu Energy Resonance verter, QVERC)”。这种转换器,如果能够实现,不仅可以为未来的超高速无线通讯、高精度环境监测、以及无创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提供一种全新的、取之不尽的“能量源”,更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能量”和“信息”之间关系的认知!

再例如,他还大胆地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可调谐拓扑超材料(Dynaically Tuopological Metaaterials)”的“宏观卡西米尔力引擎(Macrospic Casiir Fe, MCFE)”的设想。他认为,通过精确控制这种超材料表面的微观拓扑结构和电磁响应特性,可以在宏观尺度上,利用卡西米尔效应产生的“真空推力”或“斥力”,来驱动微型飞行器、或者实现物体的“无工质推进”!这……这简直就是科幻电影中“反重力引擎”的雏形啊!

虽然,这些实验方案,每一个听起来都像是“天方夜谭”,每一个都对现有的材料技术、加工工艺、以及精密测量水平,提出了近乎于“不可能完成”的挑战,甚至……可能需要动用一些目前只存在于理论概念之中、或者只有“学神黑科技系统”才能提供的“未来黑科技”才能勉强实现。

但是!

但是,经过这些站在人类智慧金字塔最顶端的“最强大脑”们,用他们毕生所学,进行最严苛、最细致、也最……嗯,“吹毛求疵”的理论层面分析和逻辑可行性推演之后,他们却不得不……万分惊悚、却又无比兴奋地承认——

秦风提出的这些看似“疯狂”的实验方案,在其自身的理论框架之内,竟然……全都是具备“初步可行性”的!

也就是说,只要……只要未来的某一天,人类的科技水平能够达到秦风在这篇论文中所“设定”的那个高度,那么,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神级科技”,就真的有可能会……变成现实!

“这……这已经不是一篇简单的本科毕业论文了……”一位头发花白、在华夏航天事业中做出过卓越贡献的战略科学家级别的老院士,看着手中的论文摘要,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这……这是一份……一份来自未来的、为我们指明了未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能源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路线图啊!”

“没错!”另一位主攻人工智能和量子信息技术的年轻院士也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秦风在这篇论文中,不仅仅是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理论,他更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能源自由’的全新大门!虽然门后的道路,可能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但……但他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惊悚!太惊悚了!”

“兴奋!太兴奋了!”

“这篇论文……它……它简直就是……一部未来的‘启示录’啊!”

这一刻,所有参与评审的院士大佬们,心中都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既惊悚又兴奋、既敬畏又期待的复杂情绪。

他们知道,他们手中捧着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份“本科毕业论文”。

它更像是一把……由一位来自东方的“准神级科学家”,亲手为人类文明锻造的、足以开启一个全新时代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