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馁瓦国际会议中心,主会场。
当秦风嘴角那抹自信而从容的微笑,如同初升的朝阳般,在万众瞩目之下缓缓绽放时,整个会场的气氛,仿佛在瞬间凝固了。
台下,无论是那些之前还带着几分幸灾乐祸表情的西方青年才俊,还是那些为秦风捏着一把汗的燕京代表团成员,亦或是那些扛着长枪短炮、准备捕捉“大新闻”的媒体记者,此刻都屏住了呼吸,目光死死地锁定在讲台中央那个略显单薄,却又散发着强大气场的东方青年身上。
李振华教授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接下来,将是真正的“神仙打架”!芬奇、杜波依斯、里希特,这三位可都是西方新生代科学家中的佼佼者,他们提出的问题,个个都如同淬毒的利刃,刁钻而致命。秦风,能顶得住吗?
然而,秦风接下来的表现,却让所有人,都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降维打击”!
“首先,感谢芬奇博士、杜波依斯博士以及里希特博士提出的宝贵问题。”秦风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清晰地回荡在会场的每一个角落,“你们的质疑,非常专业,也确实代表了目前国际学术界对于新兴理论和颠覆性成果的一些普遍关注点。我非常乐意就这些问题,与各位进行深入的探讨。”
他先是礼貌地肯定了提问者的专业性,这份从容与气度,就让不少人暗暗点头。
紧接着,秦风的目光首先落在了那位来自剑桥大学的阿里斯泰尔·芬奇博士身上。
“芬奇博士,您刚才提到,我的OCQE模型缺乏‘坚实的公理化基础’,并质疑其是否为‘后验性修补’,以及其‘普适性和可预测性’。”秦风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一丝洞悉一切的了然,“关于这一点,我想,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科学理论的构建,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空中楼阁,而是一个不断迭代、不断逼近真理的动态过程。”
他信手拈来,引经据典:“正如伟大的开尔文勋爵曾言,‘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剩下的只是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然而,紧随其后的,便是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两朵‘乌云’,它们彻底颠覆了经典物理学的大厦,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新纪元。这难道也是‘后验性修补’吗?”
芬奇博士的脸色微微一滞,他没想到秦风一上来就搬出了开尔文和爱因斯坦。
秦风没有给他反驳的机会,继续道:“OCQE模型的提出,同样是基于我们对‘燕京一号’超导体海量的、精确的实验数据。您提到的‘有机长链拓扑序’,并非臆想。我们利用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SAXS)和掠入射广角X射线散射(GIWAXS)技术,结合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的直接成像,已经清晰地观察到了这些有机分子链在纳米尺度上形成的、具有特定手性特征的螺旋状有序结构。相关的衍射图谱和电镜照片,在我的报告PPT第23页至28页有详细展示。这些结构,为电子的准一维输运和拓扑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至于‘激子-等离激元共振增强的非局域库珀配对’机制,”秦风的语速不疾不徐,却字字珠玑,“这确实是OCQE模型的核心创新点之一。它并非简单地将已有的理论概念进行‘组装’,而是基于我们对有机半导体材料中激子动力学和金属纳米结构中等离激元光学特性的深入理解,并结合了量子多体理论中关于元激发相互作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的一次大胆的理论构建。”
他微微侧身,指向身后巨大的投影屏幕,上面瞬间切换出一系列复杂的费曼图和格林函数推导过程。
“我们通过严格的量子场论计算,证明了在这种有机-无机复合体系中,电子可以通过交换虚的、高频的激子-等离激元极化子,形成一种束缚能远高于传统声子机制的库珀对。这种配对机制的特征频率,恰好落在太赫兹波段,这也完美地解释了我们实验中观测到的‘太赫兹增益效应’。相关的数学推导,长达三十余页,详细阐述了模型的哈密顿量构建、正则变换、以及非平衡态格林函数求解过程。如果芬奇博士对数学细节感兴趣,我很乐意在会后与您单独探讨。”
芬奇博士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引以为傲的理论功底,在秦风这如同教科书般精准而深奥的阐述面前,显得有些……不够看。他确实没有想到,秦风的理论背后,竟然有如此庞大而严谨的数学支撑!
“最后,关于‘手性微生物催化与缺陷钉扎自修复’,”秦风的目光再次回到芬奇博士身上,语气中带着一丝善意的调侃,“芬奇博士似乎觉得这部分内容充满了‘东方神秘色彩’。但我想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更不应该有地域偏见。微生物在材料合成与改性中的应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从生物冶金到生物降解塑料,微生物的力量无处不在。”
“我们通过对‘燕京一号’超导体制备过程中特定微生物菌株进行基因敲除和代谢通路分析,已经初步锁定了几个关键的酶催化反应步骤。这些酶,如同技艺精湛的‘纳米工匠’,能够以原子级的精度,调控有机分子的聚合方式和缺陷位点的分布。这不仅解释了‘食堂剩饭’为何能创造奇迹,更为我们未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定向设计和培养更高效的‘超导催化菌株’,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相关的研究成果,我们已经投稿至《自然·生物技术》,目前正在审稿中。”
秦风说完,对着芬奇博士微微颔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所以,芬奇博士,OCQE模型并非‘后验性修补’,它拥有坚实的实验基础、严谨的数学推导、以及清晰的物理图像。它的普适性,体现在它能够解释一系列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实验现象;它的可预测性,则体现在它已经成功预言并被我们实验验证了多个新的物理效应,比如我刚才提到的‘太赫兹增益效应’,以及我们正在探索的‘拓扑保护的马约拉纳边界态’。如果您依然坚持己见,我只能说,或许,我们需要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拥抱这个日新月异的科学世界。”
“啪!啪!啪!”
会场内,不知是谁先鼓起了掌,紧接着,掌声便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
芬奇博士的脸,已经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精彩纷呈。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所有的质疑,都被秦风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和严密的逻辑,一一化解,甚至……反将一军!
他狼狈地坐了下去,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紧接着,秦风的目光,又转向了那位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金发女郎——海伦·杜波依斯博士。
“杜波依斯博士,您刚才对‘食堂剩饭超导体’的普适性和可重复性提出了疑问,并风趣地将其比作‘炼金术’。”秦风的嘴角,依旧挂着那抹自信的微笑,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丝锐利。
“首先,我要再次强调,‘食堂剩饭’只是我们最初发现现象的偶然载体。我们早已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出了与‘剩饭’发酵产物具有相同核心结构和超导性能的纯品有机分子。这一点,在我们的第二篇《格物》论文中有详细的实验数据和表征结果。我相信,以杜波依斯博士的专业素养,应该不会忽略如此重要的信息。”
杜波依斯博士的脸色微微一僵,她确实更关注秦风的第一篇“成名作”,对于后续的论文,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
“其次,关于可重复性。”秦风的语调微微上扬,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底气,“正如我刚才所说,全球已有超过五十个顶尖实验室,包括您所在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RS)的几个兄弟单位,都成功地重复了我们的实验结果。相关的公开声明和预印本论文,在各大科研信息平台上都可以查阅到。如果杜波依斯博士对此依然存疑,我非常欢迎您在会后,与这些实验室的同行们进行直接的交流和求证。”
“至于您提到的,‘不能指望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去燕京大学的食堂排队打饭’,”秦风的笑容变得有些促狭,“这一点我完全同意。事实上,我们燕京大学的食堂,虽然菜品丰富,味道可口,比如我们的糖醋里脊、宫保鸡丁、还有远近闻名的‘秦风超导套餐’(当然,这是同学们开玩笑的),但其供应能力确实有限,恐怕难以满足全球科学家的科研需求。”
“噗——!”
会场内,再次爆发出善意的哄笑声。连主席台上的几位学术泰斗,都忍不住莞尔。
这个秦风,不仅学术水平高得吓人,这怼人的本事,也是一流啊!
杜波依斯博士那张原本带着几分傲慢的俏脸,此刻已经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她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跳梁小丑,在全世界面前出了个大糗。她引以为傲的法式优雅和犀利言辞,在秦风这四两拨千斤的幽默反击面前,不堪一击。
“我……我只是……只是提出一个合理的疑问!”杜波依斯博士强撑着说道,但声音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底气。
“当然,合理的疑问是科学进步的动力。”秦风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但是,杜波依斯博士,在提出疑问之前,是否应该先对相关的研究进展和已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研读呢?否则,所谓的‘合理疑问’,就很容易变成缺乏依据的臆测和偏见。这,恐怕有悖于我们科学家所应秉持的严谨求实的精神吧?”
一番话说得杜波依斯博士哑口无言,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会场内的掌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热烈!
李振华教授在台下,激动得浑身都在颤抖。他看着讲台上那个舌战群儒、挥洒自如的弟子,眼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这才是燕京科学家的风骨!这才是东方智慧的力量!
最后,秦风的目光,落在了那位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神童”——克劳斯·里希特博士身上。
这位以极度严谨和挑剔着称的德国青年,此刻的表情也变得异常凝重。他知道,秦风绝非等闲之辈。
“里希特博士,”秦风的语气,也多了一分郑重,“您刚才对我们论文中关于临界电流密度随磁场变化的曲线(图3b)的数据点误差棒,以及G-L理论修正模型的适用性问题,提出了非常专业和细致的质疑。我非常欣赏您这种对实验细节的极致追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