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一些资深的教授和学者,此刻也是百感交集。
他们中,有人奋斗了一辈子,才勉强评上教授、博导,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实验室。而秦风,一个年仅十八九岁的大一新生,竟然一步到位,享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待遇和权限。
羡慕吗?嫉妒吗?或许有。
但更多的是对这个时代,对国家魄力的惊叹,以及对秦风那妖孽般天赋的由衷敬佩。
在如潮的掌声中,秦风被请上了发言台。
他依旧是一身朴素的学生装扮,脸上带着平静的微笑,丝毫没有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巨大荣誉而显得手足无措。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媒体朋友们,大家好。”秦风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整个礼堂。
“首先,感谢学校和国家给予我的这份信任和荣誉。说实话,我感到非常意外,也深感责任重大。”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继续说道:“室温超导体的发现,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它离不开李振华教授的悉心指导,离不开学校提供的良好科研环境,更离不开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长期投入和高度重视。”
一番话说得不卑不亢,谦逊得体,赢得了满堂喝彩。
“至于核心研究员的身份和独立领导项目的权限,”秦风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自信的光芒,“我将其视为一份鞭策,一份动力。我深知自己年纪尚轻,经验不足,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科学高峰需要去攀登。”
“我承诺,我将不负学校和国家的期望,继续潜心科研,努力在先进能源材料与物理领域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用更优异的成果,来回报母校的培养,回报祖国的信任!”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充满了年轻人的朝气和对科学事业的无限热忱。
台下的吴国栋校长和李振华教授欣慰地点了点头。这孩子,不仅科研能力逆天,心性也如此沉稳,未来可期啊!
那位来自国家科学技术部的领导,更是眼中精光连连,暗自赞叹:此子,国士无双!
发言结束后,掌声再次雷动。
表彰大会在热烈而隆重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但关于“大一新生秦风被破格提拔为国家级核心研究员”的消息,却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飞出了燕京大学,飞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
清北大学。
物理学院院长办公室,周培源院士和材料学院的刘明远教授,正对着电脑屏幕上刚刚弹出的新闻快讯,面面相觑,表情复杂到了极点。
“老周,你……你怎么看?”刘明远教授的声音有些干涩。
周培源院士苦笑一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却感觉满嘴苦涩:“我能怎么看?我坐着看,躺着看,还能倒立着看!燕京大学这手笔,真是……真是绝了!”
“大一的核心研究员,独立PI,博导待遇……”刘明远教授喃喃道,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溜溜,“这秦风,是要上天啊!我们还在讨论要不要给他发个‘少年英才奖’,人家直接一步到位,跟我们平起平坐了!”
“何止是平起平坐,”周培源院士放下茶杯,叹了口气,“以他在室温超导领域的贡献,以及国家现在对他的重视程度,未来他在学术界的话语权,恐怕比我们这些老家伙还要大得多!”
“这……这不合规矩啊!”刘明远教授有些不甘心地说道,“哪有这么提拔干部的?哦不,是提拔研究员的!”
“规矩?”周培源院士瞥了他一眼,“在绝对的、颠覆性的成果面前,在国家战略的重大利益面前,所谓的‘规矩’,有时候就是要被打破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古人早就说过了。我们……我们是老了,思想跟不上了啊!”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他们知道,从今天起,燕京大学在物理和材料领域的地位,将因为秦风的存在,而变得更加难以撼动。而他们清北,想要追赶,恐怕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以及……期待奇迹的出现。
与此同时,秦风的父母也接到了吴国栋校长亲自打来的报喜电话。
“老秦啊!桂芬同志!天大的喜事!天大的喜事啊!”吴校长的声音隔着电话线都透着一股抑制不住的兴奋。
秦建国和张桂芬听完吴校长的叙述,老两口直接就懵了。
“老……老吴校长,您是说……俺家小风,他……他一个大一的学生,就……就当上跟您差不多的……研究员了?”秦建国结结巴巴地问道,他实在无法理解“核心研究员”和“博导待遇”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只能拿自己认知里最厉害的“校长”来类比。
“哈哈哈,老秦,你这个比喻不完全对,但意思也差不多!”吴校长笑道,“简单来说,就是国家非常非常重视小风的才能,给了他非常非常高的荣誉和权力,让他可以更好地搞科研!你们就擎好吧,以后小风的前途,不可限量!”
张桂芬在一旁听着,眼眶已经红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能一个劲儿地抹眼泪。
她只知道,自己的儿子,出息了!出大息了!
挂断电话后,秦建国愣了好半天,才猛地一拍大腿:“老婆子!快!把我那瓶珍藏了二十年的茅台拿出来!今天,今天必须好好庆祝一下!不,我要去街上买挂鞭炮!不不不,买鞭炮污染环境,我要去订个大蛋糕,请街坊邻居都来乐呵乐呵!”
老两口的喜悦,溢于言表。
而此刻的秦风,在应付完一波又一波的祝贺和采访后,终于回到了相对清静的临时办公室——这是学校特意为他准备的,位于物理学院一间视野极佳的独立房间。
他站在窗前,俯瞰着生机勃勃的校园,心中思绪万千。
核心研究员的身份,独立领导项目的权限,堪比博导的待遇……这一切,都为他未来的科研之路,铺平了道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他可以组建自己的团队,申请充足的经费,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探索“物质重构原理”的奥秘,去优化“剩饭超导体”的性能,去开发更多基于这种神奇材料的应用。
“系统,我现在拥有了更好的平台。”秦风在心中默默地与系统交流,尽管他知道系统通常不会有太多情感化的回应。
““物质重构原理(初级)”的潜力,终于可以开始真正挖掘了。”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建筑,望向了更遥远的未来。
常温超导,只是他科研生涯中的一个起点。
拥有了系统,拥有了“物质重构原理”,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这个时代,创造出更多的科学奇迹,为国家,为民族,也为全人类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那么,下一个‘小目标’,应该是什么呢?”秦风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而从容的微笑。
或许,是时候将“物质重构原理”应用到更广泛的材料设计中去了。比如,一种全新的、超高效率的催化剂?或者,一种能够完美吸收特定波段电磁波的隐形材料?
不,这些似乎还不够“颠覆”。
他的脑海中,因为“物质重构原理”的激活,已经隐隐浮现出了一些更加大胆,也更加令人兴奋的构想。
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尽快熟悉自己新的身份,组建起自己的科研团队,将“先进能源材料与物理核心实验室”这个名头,真正做实,做出成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