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原本冷清的摊位就被这群纺织厂女工围得水泄不通。
她们显然是有备而来,目标明确,几乎没有什么犹豫,看中了就直接掏钱。
一时间,收钱、拿货、介绍,陈默三人忙得不可开交。
短短一会儿功夫,牛仔裤就卖出去十几条,衬衫和其他衣服更是走货飞快。
这火爆的场面,直接把旁边一些观望的食品厂员工看傻了眼。
他们好奇地围拢过来,交头接耳地打听:
“这卖的是什么呀?怎么这么抢手?”
“纺织厂的人怎么跑我们这儿来买衣服?”
“这裤子看着是挺时髦,但也太贵了吧?她们怎么都跟不要钱似的?”
有不少食品厂的年轻职工,忍不住拉住相熟的纺织厂女工询问。
听到对方兴奋地介绍这是多么难买的“南方最新款”,谁谁谁穿着贼好看。
那布料纺织厂都做不出来,而且卖货的摊主神出鬼没,下次还不定什么时候有货时。
一些人也被说得心动起来,再加上从众心理的驱使,也开始有人试探着问价,最终咬咬牙买了件上衣。
就这样,凭借纺织厂女工们带来的“抢购”效应和口碑传播,陈默他们这天中午的生意迎来了一个空前的高潮。
销售额远超之前。
此后几天,陈默并没有在故弄玄虚,因为确实只有这一车货,纺织厂跟食品厂就吃的下,一共就120条裤子,他还想留几条给家里。
所以一直在纺织厂跟食品厂门口摆摊。
只是饥饿营销的方法非常奏效,总有人像最初那个小姑娘一样,执着地打听着找过来,并带动起新的购买热潮。
最终,这次南下拿的所有货,在短短五天内被抢购一空,比陈默预想的速度还要快。
当最后一条裤子,被一位匆匆赶来的男生买走时,陈二狗看着空空如也的骡车,摸着怀里鼓鼓囊囊的装钱口袋,傻乐。
“行了,别跟个二傻子似的,走了,这次回去算总账了。”陈默招呼一声,带着两人回了招待所。
120条裤子,他们三一人一条,在留了两条,给大姐和温亦雪留的,不是不给爸妈留,只是这东西爸妈肯定不带穿的。
扣除5条,剩下115条,三十五块钱一条,总共是4025块钱。
进货价11块钱,总成本1320块,净赚2705。
上衣进价不同,有的成本是7块钱,有的是四块到五块不等,成本800,陈默也留了几件,现在陈默数的卖货总价是3120,那净赚就是2320块。
加在一起,净盈利5025……
在减掉往返火车票,广市住宿吃饭,租骡车钱,阳市开销,就算800,也是净赚了4200多……
“看来,我得找阿珍聊一聊合作的问题了……”陈默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