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青囊泪落泯恩仇(肆)
第四回:探秘辛夜访荒冢 忆前尘泪湿素衣(下)
书接上回!
这一天,莘七娘如同往常一样,接待了数位前来求诊的村民。
有为孩子治积食的妇人,有为老父求治风湿腿痛的青年,她都耐心诊治,开方施针,神色一如既往的平静。
然而,细心的王嫂发现,七娘子今日的话似乎更少了些,偶尔会望着窗外的远山出神,那眼神悠远而沉重。
午后,她借口上山采药,离开了小院。
并非真的去采药,而是需要独处,理清纷乱的思绪。
《青囊诀》、幽冥司、顾长渊之死……
这一切如同巨大的迷雾,而墨离的出现,以及他带来的信息,仿佛在迷雾中投下了一线微光,却也让这迷雾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她走到明溪畔,清澈的溪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她孤单的身影。
水中仿佛又出现了那个青衣磊落、笑容温润的男子。
他曾在这里,折下一段柳枝条,为她吹奏过一曲不知名的轻快小调……
往昔的甜蜜回忆,如同锋利的刀刃,不断地切割着她早已千疮百孔的心。
泪水,无声地滑落,滴入溪水中,泛起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瞬间消失无踪。
她抬手,用素白的衣袖狠狠擦去泪痕。
悲伤无用,她必须弄清楚真相。
为了长渊,也为了师父的遗志。
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在她心中滋生、蔓延。
事实上,顾长渊下葬时,她悲痛欲绝,心神恍惚,并未仔细检视其随身之物。
如今想来,是否……在他墓中,会留下什么被忽略的线索?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如同野草般疯长,再也无法遏制。
是夜,月黑风高,浓云遮蔽了星月,天地间一片晦暗,唯有山风穿过林隙,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正是夜行人出没的良机。
莘七娘换上一身利落的深青色衣裙,将长发紧紧束起,用黑色的布巾包住。
她检查了一下随身物品。
金针、几种救急的丹药、一小包迷迭香粉,以及一柄锋利的弓字药锄。
她看了一眼药庐方向,确认过墨离服过加入安神药材的汤药后已然熟睡。
她深吸一口气,悄无声息地掠出小院,身形如一道青烟,融入沉沉的夜色之中。
凭着记忆和对地形的熟悉,直奔村外那座青草萋萋的山坡。
顾长渊的坟墓,选址极佳。
背靠青山,面朝明溪,静谧而孤寂。
冰冷的石碑上,简单刻着“顾君长渊之墓”几个字,在黑暗中如同一个沉默的守望者。
石碑周围,生长着一些她当年亲手种下的忘忧草,此刻在夜风中轻轻摇曳。
莘七娘跪坐在墓前,指尖轻轻抚过那冰冷而粗糙的刻痕。
往昔的甜蜜与最终的诀别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揪住,窒息般的痛楚蔓延开来,眼眶阵阵发热。
她闭上眼,深吸一口带着夜晚寒露、泥土和青草气息的这股冰冷空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悲恸和几乎要夺眶而出的泪水。
“长渊……”
她低声呢喃,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颤抖,在这荒寂的夜色中显得格外微弱。
“对不起,打扰你安睡了。但我必须弄清楚真相……为了你,也为了师父的遗志。你若在天有灵,请……指引我。”
她站起身,绕到墓碑之后。
凭借玄清子师父所授的,结合了医术中对人体气血经络感知与堪舆寻踪的粗浅法门,她凝神静气,将自身的感知力提升到极致,仔细探查着坟墓周围的每一寸土地。
她摒弃杂念,指尖轻轻拂过地面,感受着泥土的湿度、密度以及其下可能存在的异常“气”场。
时间一点点过去,山风更冷。
终于,在墓碑后方约三尺处,靠近一棵老松树虬结的根部下方,她察觉到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同于周围自然土壤的“空”感,还有一种极淡的、几乎难以辨识的、被刻意掩盖过的“生”气残留。
这里,近期一定被人动过!
她的心猛地一跳,几乎要撞出胸腔。
她迅速取出药锄,动作极其轻柔而迅速,仿佛怕惊扰了墓中沉睡的人,又怕损坏了可能存在的线索。
泥土被一点点挖开,发出沙沙的轻响,在这静夜之中显得格外清晰。约莫挖到一尺深时,药锄的尖端触碰到了一个坚硬的、非石非木的物体。
她放下药锄,改用双手小心地拨开周围湿润的泥土。
一个长约一尺、宽约半尺的乌木盒子显露出来。
盒子做工十分精致,表面刻着繁复的云纹和一些难以辨识的古老符文,却没有任何锁具,只是盒盖与盒身严丝合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