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新生(1 / 2)

乳白幼影:巢房里的生命律动·新生与蜂鸣共振

走廊秒针滴答作响,叶澜的指尖在掌心快速划过,像是在默算一组无形的数据。她盯着萧凡腕上的手表,表盘玻璃映出手术室紧闭的门,折射出冷白的光。“爸爸,已经1小时52分钟了。”她的声音平静得不像个5岁孩童,带着长期观测蜂群养成的沉稳,“我们之前记录‘小韧’带领新蜂完成首次集体筑巢,从启动到稳定耗时1小时53分钟,妈妈的生产节奏和这个周期高度吻合,接下来就是关键的稳定阶段。”

萧汀捧着法语版《昆虫记》,书页间夹着一张小小的蜂群监测数据便签,上面是他用歪扭却工整的字迹写下的关键数值。他凑到萧凡身边,指着便签上的横线说:“爸爸,你看,蜂群振翅频率一直稳定在38次/秒,和我们做‘环境安全信号’实验时的标准值完全一致。王大叔刚发的监测仪截图,蜂群聚集密度0.78只/平方厘米,接近理想阈值,这说明妈妈那边的环境是安全的,没有应激反应。”

萧凡低头看着两个孩子,他们的眼神里没有同龄人的慌乱,只有专注与笃定。想起这两年带着他们在观测棚里调试仪器、记录蜂群行为的日子——叶澜会趴在实验箱旁,用迷你放大镜观察幼蜂羽化,连最细微的翅脉纹路都不会放过;萧汀则会对照《昆虫记》,把法布尔的文字和实际观测到的现象一一对应,还会用刚学的法语标注专业术语。他们的成熟,是在日复一日的自然探索与实验中沉淀下来的,此刻这份沉稳,反倒成了萧凡最坚实的支撑。

叶承宇靠在走廊的栏杆上,手机屏幕亮着观测棚的实时画面,他时不时抬头看一眼萧凡,又低头确认蜂群动态。“萧凡,你别急,澜澜和汀汀说得对。”他的声音温和却有力量,“刚才我联系了张医生的助手,说之澜的宫缩节奏很规律,体力补充后状态很好,就差最后一步了。”

就在这时,萧汀的手机(专门用来接收观测棚数据的儿童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屏幕弹出王大叔发来的短视频。视频里,“小韧”停在观测棚的玻璃上,身后跟着一大群工蜂,它们的振翅声透过听筒传来,整齐得像是被精准调控过的节拍。更奇妙的是,蜂群振翅产生的气流,竟然在玻璃上划出了一道浅浅的波纹,像是在书写某种生命的密码。

“爸爸,你听!”萧汀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这是蜂群的‘集结信号’,我们之前实验时发现,只有在遇到重大节点、需要传递平安消息时,它们才会发出这种频率的振翅声!”

叶澜立刻补充:“而且它们的飞行轨迹是顺时针盘旋,这在我们的《蜂群行为手册》里标记为‘喜悦响应’。上次我们成功培育出短触角新蜂时,它们就是这样飞的。”

萧凡的心脏猛地一跳,指尖的冰凉似乎被这阵蜂鸣驱散了些许。他想起叶之澜常说的话:“蜂群是有记忆的,它们能记住照顾过它们的人,能感知到生命的脉动。”此刻,这群被他们一家人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小生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手术室里的产妇和即将降生的孩子祈福。

走廊里的空气仿佛被这阵蜂鸣唤醒,原本压抑的沉默被打破。叶承宇的手机直播弹幕也变得热闹起来,网友们刷着“蜂群太有灵性了吧!”“小实验员的观察太专业了”“萧予安、萧予宁快出来呀,蜂群都在等你们”的字样,密密麻麻的祝福像是温暖的潮水,包裹着整个走廊。

突然,手术室的灯闪烁了一下,紧接着,门被轻轻推开。护士抱着一个裹着蜜蜂图案襁褓的宝宝走出来,脸上带着疲惫却欣慰的笑容:“恭喜各位!第一个女宝平安降生,6斤2两,15:53出生!”

萧凡几乎是瞬间冲了过去,脚步虽然急切,却没有失态。他没有立刻去看宝宝,而是紧紧盯着护士的眼睛:“之澜怎么样?她还好吗?”

“产妇状态很好,很坚强,现在正在娩出第二个宝宝,很快就好了!”护士笑着把宝宝递到他怀里,“你抱抱她吧,小家伙很健康,哭声也响亮。”

萧凡小心翼翼地接过宝宝,襁褓的布料柔软温暖,里面的小生命轻轻蠕动着,带着温热的体温。他低头看着宝宝紧闭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小的扇子,鼻子小巧玲珑,嘴角还带着一丝浅浅的弧度。这一刻,所有的焦虑、担忧都像是被瞬间抽空,只剩下满心的柔软与狂喜。

“她是萧予安。”萧凡的声音哽咽着,却异常清晰,“老三,我们的小予安。”

叶澜和萧汀立刻围了上来,两人都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这个新生命。叶澜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予安的小手,那小手蜷缩着,无意识地攥住了她的指尖。“体温36.8℃,呼吸26次/分钟,心率128次/分钟。”叶澜轻声报出数据,像是在进行一场严谨的实验观测,“各项指标均在新生儿健康范围内,状态稳定。”

萧汀则从口袋里掏出迷你实验记录本,快速写下:“实验成员萧予安,老三,15:53出生,体重6斤2两,健康指标达标。蜂群同步产生‘喜悦响应’,振翅频率38次/秒,飞行轨迹顺时针。”写完后,他抬头看向萧凡,眼神里满是兴奋:“爸爸,予安的出生时间和蜂群稳定时间完全一致,这是完美的同步!”

叶承宇也走了过来,拿出手机对着予安拍了一张照片,发给王大叔:“告诉村民们,第一个宝宝平安出生了,叫萧予安!”很快,王大叔回复了一张照片,照片里蜂群在观测棚的上空盘旋成一个圆形,像是在庆祝新生命的到来。

就在这时,手术室里又传来一声响亮的啼哭,比予安的哭声更清亮,穿透门板,回荡在走廊里。萧凡的心再次提了起来,刚放下的焦虑又有了一丝抬头的迹象。叶澜立刻察觉到了他的情绪,拉了拉他的衣角:“爸爸,别担心。第二个宝宝的啼哭声洪亮且有节奏,说明肺部发育良好,根据我们的‘声音与健康关联’实验数据,这种啼哭模式对应的健康评分很高。”

果然,不到两分钟,另一位护士就抱着另一个裹着蜜蜂图案襁褓的宝宝走了出来,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第二个女宝也平安啦!5斤8两,15:56出生,妹妹很乖,睁着眼睛在看世界呢!”

“她是萧予宁,老四。”萧凡快步上前,接过这个稍轻一些的宝宝,心脏像是被填满了一样,温暖而踏实。予宁的眼睛睁着一条缝,黑葡萄似的眼珠好奇地打量着周围,小嘴巴动了动,发出细微的咿呀声,像是在回应走廊里的蜂鸣。

叶澜凑上前,仔细观察着予宁的肤色和神态,补充记录:“萧予宁,老四,15:56出生,体重5斤8两,呼吸28次/分钟,心率132次/分钟,健康指标优秀。啼哭强度7分贝,符合‘平稳型新生儿’特征,与姐姐予安形成互补。”

萧汀则把两张便签贴在实验记录本上,一张写着予安的信息,一张写着予宁的信息,然后认真地在扉页上写下:“实验小组新增成员:萧予安(老三)、萧予宁(老四)。首次观测日期:今日。观测结论:健康达标,蜂群响应积极,姐妹协同状态良好。”

手术室的门再次打开,叶之澜被推了出来。她脸色苍白,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头发有些凌乱,但眼神里却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像雨后草原上的星星。“之澜!”萧凡立刻放下予宁,冲到病床边,紧紧握住她的手,“你怎么样?辛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