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之澜在直播中实时分享进展,李博士也传来了好消息:“我已经联系了农业研究所,他们会尽快寄来寄生蜂卵,你们可以用简易木箱搭建培育箱,保持温度在25℃左右就行。”
叶之澜立刻让萧凡准备材料,搭建寄生蜂培育箱。她对着镜头说:“寄生蜂是地老虎的天敌,它们会将卵产在地老虎幼虫体内,孵化后的幼虫会以地老虎幼虫为食,不会污染环境,也不会伤害蜜蜂。”
网友们纷纷点赞:“这种生物防治方法太好啦!已经收藏起来,准备用在自家菜园里!”“跟着观测团队学到了好多环保知识,既保护了植物,又维护了生态平衡!”
傍晚时分,糖醋液已经制作完成,叶澜和萧汀跟着萧凡来到蜜源花园,将装满糖醋液的瓶子挂在花丛边缘,瓶口用铁丝固定,防止蜜蜂误落。“要挂在离地面50厘米的地方,这样地老虎成虫更容易发现。”萧凡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萧汀蹲在地上,将泡桐叶一片片铺在土壤表面:“晚上地老虎幼虫会爬到叶子下躲起来,明天一早我们就能把它们收集起来,埋到土里当肥料。”
叶之澜看着忙碌的众人,感受着腹内双胞胎的胎动,心中满是欣慰。夕阳西下,草原上的晚风带着糖醋液的甜酸气味,与蜂蜜的清香交织在一起。观测棚内,监控屏幕上,“小韧”正带领着工蜂们在未受影响的薰衣草花丛中采集花粉,它们似乎察觉到了蒲公英花丛的异常,始终没有靠近枯萎的区域。
“蜜蜂对生态环境的感知真敏锐。”叶之澜轻声说,“它们能通过气味和振动,判断出哪里的蜜源安全,哪里有危险。”
萧凡点点头:“这就是自然的平衡。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才能让生态系统稳定发展。”
接下来的几天,全家和村民们一起,每天清晨收集泡桐叶下的地老虎幼虫,补充糖醋液,观察寄生蜂卵的孵化情况。叶澜和萧汀负责记录数据:第一天收集到32只幼虫,糖醋液诱杀了15只成虫;第三天,寄生蜂卵开始孵化,白色的小幼虫从卵壳中钻出来,主动寻找地老虎幼虫;第五天,蒲公英花丛的枯萎情况得到控制,新的嫩芽开始冒出来。
“快看!寄生蜂在工作!”萧汀指着培育箱,只见几只细小的寄生蜂正飞向一只地老虎幼虫,将产卵器刺入幼虫体内。叶澜立刻用相机拍下这一幕,准备在直播中分享给网友。
萧凡调出花园的监控数据:“地老虎幼虫数量已经减少了80%,土壤中的害虫密度降到了安全范围。再过几天,蒲公英就能完全恢复生机了。”
叶承宇带来了村民们的好消息:“其他村民也学着我们的方法,用糖醋液和泡桐叶防治地老虎,草原上的庄稼和果树都保住了!大家还说,以后要和我们一起保护蜜源花园,让蜜蜂和植物和谐共生。”
实验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叶澜和萧汀整理出了详细的实验报告:蜜蜂的三重沟通系统中,振翅声的传播距离可达50米,负责远距离召唤;信息素能在土壤和空气中留存24小时,用于身份验证和区域标记;触角振动则是近距离的精准沟通,传递蜜源质量、环境安全等具体信息。
李博士在视频中称赞道:“这个发现非常有价值!孩子们的观测记录既详细又准确,为我们研究蜜蜂的社会行为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萧汀在直播最后,捧着《昆虫记》念道:“‘La unicatiore les êtres viva une e visible qui relie toutenature’(生物间的沟通是一条无形的链条,连接着整个自然)。”
叶澜补充道:“无论是蜜蜂的三重沟通系统,还是我们用生物防治方法对付地老虎,都是在维护这条链条的稳定。”
叶之澜温柔地说:“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种生物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的探索之旅,就是在不断发现这些隐藏的联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就在这时,叶澜突然指着监控屏幕喊道:“爸爸,妈妈,你们看!那只新蜂的触角好像有点短!”
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只新蜂正在巢脾上爬行,它的左触角比右触角短了一截,采集花粉时总是犹豫不决,好几次都错过了优质蜜源。“小韧”注意到了它的异常,主动飞到它身边,用自己的触角轻轻触碰它的头部和腹部,像是在安慰和引导。
萧凡调出这只新蜂的羽化数据:“它是三天前羽化的,可能在幼虫期受到了轻微的环境影响,导致触角发育不完全。”
萧汀皱起小眉头:“它的触角短了,会不会影响沟通和采集?”
“我们可以继续观察它的成长。”叶之澜笑着说,“也许‘小韧’会一直引导它,蜂群也会接纳它,就像‘小韧’当初用嗅觉弥补飞行缺陷一样,它也能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
与此同时,萧凡发现草原的空气湿度开始异常波动,连续几天的湿度都超过了75%。“湿度太高了,容易导致植物霉变和蜜蜂疾病。”他眉头微蹙,“我们得提前做好防潮准备。”
观测棚外,夕阳的余晖洒在蜜源花园里,蒲公英的嫩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寄生蜂在花丛中飞舞,蜜蜂们忙碌地采集着花粉,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叶澜和萧汀将实验报告和《昆虫记》原文整理成“蜜蜂沟通手册”,准备分享给网友和村民;叶之澜感受着腹内双胞胎的活力,期待着他们出生后一起探索自然的那一天;萧凡则在规划着下一步的防潮方案,为蜂群和蜜源植物保驾护航。
萧汀突然指着天空喊道:“看!好多燕子!”
一群燕子正从草原上空飞过,它们是来捕食地老虎成虫的。叶澜笑着说:“这就是生态链的力量,每一种生物都在为自然的平衡贡献自己的力量。”
《昆虫记》的书页在晚风轻轻翻动,那些法语原文像是自然的密码,等待着他们继续解读。下一段旅程中,他们将见证短触角新蜂的成长,应对即将到来的湿度危机,探索更多生物间的隐藏联系。正如法布尔所说:“‘La nature est un byrthe de secrets, et chaque pas dans lexploration no apporte ps de ière’(自然是一个秘密的迷宫,每一步探索都能为我们带来更多光明),而他们,将带着好奇与热爱,在这个迷宫中继续前行,书写更多与自然共生的美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