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经济学的社会应用(1 / 2)

“冯琛,你是工人的儿子,你与别人不同。”

“那些大臣,是既得利益者,而你们,是利益的创造者。”

“你的话,更能体现民间百态。”

见到朱祁钰如此和蔼可亲,倒是让冯琛心情放松不少,更愿意打开话匣子。

毕竟景泰帝的善于纳谏的优良品质,可是名声在外的。

“下民知晓,君父曾在景泰十年的时候,出台了关于抑制土地兼并的新法案,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许在各省治所能够监管,然而下民的故乡香山县,当地豪强依旧是那批人,只不过从圈地收租,改成了圈地建厂。”

“若是以前的收租,细农尚且可以自给自足,然而现在,他们只能被迫入厂打工。”

“每日早出晚归,所获收益虽然比过去高了不少,可那是用命换来的钱。”

说到这里的时候,冯琛眼眶发红。

“我的爹娘都在制衣厂,每天要站立六个时辰以上,全年无休,他们的下肢静脉血管粗壮,青筋可见。”

“一件丝绸成衣,能在市场上卖到200两,到我爹娘手里,只有20文。”

“看似年收入比之前高了不少,实际上生活成本逐年增高。”

这时,朱见济连忙询问:“朝廷有在管控米价,为何生活成本还会增高?”

冯琛无奈苦笑:“米价确实低廉,可其他物价就不一样了。”

“比如说,肉价,如今一只鸡的价格,可以卖到20两。”

朱见潡却冷冷地说:“吃的东西,老百姓大都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出市购买,哪怕鸡肉再贵,你们想吃的话,也可以自养。”

这话让冯琛瞬间不知道如何反驳。

......

什么是生活成本?

在经济学中,指的是维持特定生活水平所需花费的货币金额。

常见的支出项目有:住房成本、交通成本、医疗保健、纳税、教育成本、个人护理与娱乐。

首先,大明王朝的子民,由于地域广阔,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已经分了宅基地。

不是非得要建水泥砖房,简单一点,用木头茅草铺盖,也不是不能住。

你不能在家啥都不干,就整天想着,朝廷会给你分配豪宅别墅吧?

至于交通成本,火车的票价确实很贵,因为物以稀为贵,一般百姓真的舍不得去坐。

现在朝廷官方出资,弄了公交车,票价低廉,坐一次只需10文。

你别跟我说,10文你都掏不出来?

在现在这个遍地黄金的时代,哪怕你去饭馆洗碗,一个时辰也能赚20文。

况且,朝廷的天行阁,推出了平价款自行车,在使用国家补贴的前提下,售价只需2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