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下午要商谈开业的事,阿邦留在这里吃的午饭。
叶芳菲提起对面店的一对男女,“………看起来挺和善的,昨天主动和我们打招呼,还说认识你。”
阿邦道:“阿嫂,我和他们不熟,上次店里装修,那男的过来看了看,我和他说了几句话,知道两人是汕头的,在这里干半年了,铺子是他们租的。”
他又说起左右几家邻居,“有一个是本地人,房子是自家的,做裤子批发。其余都是潮汕的,这条街上也有很多都是那边过来做生意的人。”
叶芳菲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她知道阿邦是聪明人,既然特意提了一句,那应该心里是清楚的,不需要她的提醒。
“阿嫂,我联系了两个服装厂,你下午要是没什么事,咱们过去看看,我上个星期交了一千块钱定金,要了几个热销的款式,后天就能拿货。”
“我有空,那现在就去吧,早点把款式定下来,尽快开业。”叶芳菲去房里拿了一万块钱,交代周文他们在家看着。
她带着沈翠娟和两个哥哥,跟着阿邦去了服装厂。
阿邦是骑自行车过来的,去服装厂坐公交不方便,他去波仔那里借了一辆三轮车。
两个服装厂规模都不算大,有一个是乡镇和村里合办的,规模不大,只有两三百人。
另一个是国营厂,两千多人的大厂,里面的管理人员都拽拽的,特别是业务科的人,个个都像大爷,过来选款式,好像欠他们债一样。
叶芳菲在他们身上感觉到了一种熟悉的态度,突然笑了,仿佛看到了陈倩和供销社的那些人员。
这就是私人工厂和国营大锅饭的区别。
叶芳菲没在意他们的态度,选了几个款式,问他们什么时候可以拿货?能不能早一点安排?
那个中年樊主任不耐烦的说:“最早下个月,也有可能下下个月,做好了会通知你们。”
叶芳菲点了下头,面不改色的站起来,“打扰了。”
她说完就往走,心里却在骂,真是去他的!
姑奶奶是来买衣服,可不是来受气的,虽然现在是卖方市场,但花城那么多服装厂,难道我非得在你这里订?
还下下个月,你怎么不说下下年?
阿邦脸色也不好看,冷冷的扫了那人一眼,跟着叶芳菲往外走。
他上次过来是另一个人接待的,态度虽然称不上热情,但也没这么傲慢。
看他一个款式定了五百件,还答应帮他赶一下订单,说最多月底就能出货。
没想到换了个人却是这种态度。
樊主任也没想到他们转身就走,愣了片刻,下意识的问道:“你们不定了吗?”
他平时就是这态度,如果那些人想早点拿货,都求着他说好话,有时候还会塞点好处。
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叶芳菲这样的人,别说送东西了,一句好听的都不说,扭头就走。
难道她不想要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