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 第422集:《智能物流的伦理配送优先级规则》

第422集:《智能物流的伦理配送优先级规则》(2 / 2)

林野点点头,把这些意见都记下来。他突然想到,之前看到有居民在网上抱怨,不知道自己订的民生物资什么时候能到,只能天天刷物流信息,越刷越焦虑。“我们得建一个公共平台,”他说,“把所有配送信息都同步上去,谁先送、送什么、送到哪,让大家都能看到。这样既透明,也能接受公众监督。”

会议开到深夜,白板上的字被改了又改,终于形成了一份《智能物流伦理配送规则》草案。林野看着草案上的核心条款——“应急物资(如药品、救灾物资)>民生必需品(如食品、日用品)>普通商业货物”,心里终于踏实了些。

但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要让规则落地,还得说服物流企业配合。

第二天,林野把市里几家大型物流企业的负责人都请到了指挥中心。他没绕圈子,直接把规则草案放在桌上:“现在情况紧急,我希望大家能按照这个规则来调整配送优先级。应急物资和民生必需品,必须优先配送。”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过了一会儿,上次那个西装革履的负责人先开口了:“林队长,这规则是好,但我们企业的损失谁来补?优先送救灾物资,我们的商业客户肯定会投诉,违约金不是一笔小数目。”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考虑到了。”林野拿出另一份文件,“市里会设立专项补贴,只要你们按照规则配送,因为优先配送应急物资产生的损失,政府会承担一部分。而且,公共平台上会公示各企业的配送情况,配合得好的企业,以后政府的物流项目,会优先考虑。”

另一位负责人皱着眉:“那智能系统怎么办?我们的系统都是按利润排单的,改优先级需要时间,还得重新调试,万一出故障了,谁负责?”

“我们已经联系了技术团队,”林野看向旁边的技术员,“今天下午就能过来帮大家调整系统,确保优先级设置没问题。而且,我们会派专人跟车,遇到问题随时协调。”

负责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再说话。林野知道,他们心里还是有顾虑,但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指着外面依旧下个不停的雨:“大家应该都看到了,现在城郊的隔离点里,还有几百人等着药品;很多社区已经断粮两天了,老人孩子都在盼着物资。我们现在争的不是运费,是人命。”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到外面的雨声。过了一会儿,王教授开口了:“我干物流几十年了,最难忘的就是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车队冒着余震,把物资送到灾区。那时候没人谈钱,大家都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把东西送过去,能多救一个是一个。现在条件好了,怎么反而把初心忘了?”

不知是谁先点了头,接着,越来越多的人举起了手。“行,我们配合。”之前那个西装革履的负责人说,“虽然会有损失,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人等着救命。”

林野松了口气,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当天下午,技术团队就进驻了各大物流企业,调整智能调度系统的优先级。应急指挥中心的公共平台也正式上线,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每一辆物流车的位置、配送物资类型和预计到达时间。林野看着屏幕上的红色光点开始动起来,朝着城郊的应急仓库驶去,眼眶突然有点发热。

傍晚的时候,第一批抗病毒药物终于送到了隔离点。林野跟着货车过去,看到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忙着卸货,脸上都带着久违的笑容。一位护士走过来,递给她一瓶矿泉水:“林队,太谢谢你们了,再不来,我们的库存就真的见底了。”

林野接过水,看着远处排队领药的居民,心里暖暖的。他拿出手机,打开公共平台,上面已经有不少居民留言:“看到我的大米在配送了,谢谢!”“药品终于到了,放心了。”“这个平台真好用,能实时看到进度,不焦虑了。”

就在这时,小陈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报表:“林队,你看,今天下午已经有十五车应急物资和民生必需品送到了各个点,比昨天多了三倍。而且,没有一家物流企业再以‘运费高’为由优先送商业货物了。”

林野点点头,又看向屏幕。雨还在下,但屏幕上的光点却越来越多,像一条条绿色的河流,朝着需要的地方奔去。他知道,这条“绿道”不仅是物资配送的通道,更是连接人心的通道。在灾难面前,技术或许会有冷漠的时候,但只要人守住“人命优先”的底线,就一定能把温暖送到每一个需要的人身边。

晚上,林野回到指挥中心,看着窗外的雨渐渐小了。他拿起那份《智能物流伦理配送规则》,在末尾写下一句话:“规则的意义,不在于冰冷的条款,而在于让每一份物资,都能及时送到最需要的人手里。”

他相信,只要这份初心不变,无论未来遇到多大的灾难,这条“绿道”都会一直畅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