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侄二人出宫后,摇身一变,就换了身装扮。
姜璃的华贵长裙,换做一身干练而又温和的淑女装。
姜宁则是把自已变成了中年男人的模样,脸上还多了胡须。
姜璃也知道姜宁最爱去哪。
先去炉桥旁边,那家豆花店,吃一碗冰豆花。
然后去城南一家小茶馆儿,吃两盏茶,听半个时辰说书。
接下来可以去天元台走走看看,那儿热闹,人气十足,姜宁喜欢那儿,姜璃也喜欢。
那家桥头豆花店,已经颇有名气,成为了京中著名小吃。
原来那老板,一转眼已经是九十多岁了,成了个白胡子老头。
虽然没去练武修仙,可得益于京师浓郁的灵气,身子骨硬朗的很。
他在城里开了十几家铺子,生意都很不错。
他后来生了个儿子,听他说现在去南方游历去了。
他的孙子走上了练武之路,由于天赋实在是一般,本想参加天策军的考核,连预备役都没考上。
现在他已经把绝大部分生意,给了他当初收的那入赘女婿和女儿打理。
他和他的老伴儿,一直经营着这家老店。
每天这不算宽阔的地方,一到点儿总是满座。
若是天气好,门口的巷子里也会摆上些桌子。
老汉正在门口收拾桌子,便看到姜宁带着他的“女儿”来了。
相比于自已,姜宁看起来也就是中年人的模样。
他也早就知道,姜宁要么是练武的,要么是修仙的。
不然前前后后五六十年时间,姜宁的面相也就从二十来岁,变成四十岁的样子。
“贵客,有些日子没来啦。刚好有个空桌,两位请坐。”老汉招呼了一声。
“照旧。”
“老汉我醒的,两位请坐,稍等。”
不多时,老汉上了食物。
又过去忙了会儿,然后抓了个空闲,在姜宁对面坐下。
不管有空没空,只要姜宁来了,他都会忙里偷闲的来跟姜宁聊两句。
这可是他几十年的客户了。
“闺女越来越大了,这模样,简直跟小说话本里说的一样,赛天仙。”老汉慈祥和蔼的笑着说道。
“天仙算什么?我爹说了,天仙也比不上我。”姜璃扬起脖子,得意一笑。
“真好。我那孙儿要是有本事,我都得上你家说媒去。这么好的姑娘,难找哟。”老汉笑道。
“老汉,你们家想娶我,怕是付不起彩礼。”姜璃得意的笑着。
“那是那是,老汉我开个玩笑。你们练武修仙的,哪一个不是天上的仙人?”老汉笑道。
“倒是有点自知之明。”姜璃得意洋洋的。
老汉朝着姜宁问道:“贵客有两三个月没来了,近来可还顺利?”
“托您的福,一切安好。”姜宁一边说,一边吃了起来。
这一碗桂花酿豆花,味道几十年不变。
“那就好那就好……你们先吃着,老汉我忙去了。”
“您随意。”
姜宁不紧不慢的吃着,姜璃则眨巴着大眼睛,认真端详着姜宁。
“爹,您说您怎么爱吃这个?味道淡淡的,也没我祖母做的甜点好吃呀。”姜璃好奇的问道。
在外面,姜璃基本上都管姜宁叫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