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很快传遍了咸阳,传遍了大秦的五洲疆土。嬴政下旨,全球举哀三月,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五洲各地都要修建灵堂,悼念护秦圣母。
三日后,赵姬的灵柩移出咸阳宫,前往骊山皇陵。送葬的队伍绵延数十里,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尽头。
咸阳城的百姓们自发地跪在街道两侧,穿着素色的衣服,手中拿着白色的绢布,哭声震天。“太后千岁,一路走好!”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咸阳城的上空。
队伍前方,嬴政身着素色丧服,亲自执绋,步履蹒跚,每一步都走得异常沉重。扶苏、嬴高、嬴将侣等皇子们紧随其后,公主们乘坐着素色的马车,哭声不断。
小翠被宫女搀扶着,走在灵柩旁,手里捧着赵姬生前最爱的一束海棠花,老泪纵横,嘴里不停念叨着:“太后,慢些走,奴婢陪着你……”
最引人注目的,是队伍中的三只老虎。它们身形健壮,毛色斑斓,正是当年赵姬送给嬴政的白虎玄钺的后代。如今玄钺早已离世,这三只老虎被皇家饲养长大,温顺而通人性。它们跟在灵柩后方,步伐沉稳,没有发出任何嘶吼,只是偶尔抬头望向灵柩,像是在为这位见证了它们祖辈成长的圣母送行。
五洲各地的代表也纷纷赶来,带着各自的哀思。大洋洲的代表捧着硕大的珍珠,非洲的代表拿着珍贵的香料,美洲的代表抱着五彩的贝壳,欧洲的代表捧着青铜雕像,亚洲各地的代表也带来了当地的特产。他们穿着素色的服饰,跪在队伍两侧,恭敬地叩首,用不太流利的秦话喊道:“圣母千岁,一路走好!”
“圣母为我大洋洲带来文明,我们永世不忘!”
“圣母的农法让非洲百姓吃饱穿暖,愿圣母在天安息!”
“圣母的智慧让美洲一统,我们永远感念圣母恩德!”
代表们的哭声与百姓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悲壮而肃穆的挽歌。
灵柩缓缓前行,小统一直趴在灵柩顶端,灰色的毛发在风中轻轻飘动。它依旧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静静地看着前方,绿眼珠里映着送葬的队伍,映着跪拜的百姓,映着万里无云的天空。它知道,它的任务完成了,它的主人也安详地离开了,这七十多年的陪伴,是它永恒的记忆。
嬴政走到队伍前方,停下脚步,转身望着灵柩,泪水再次涌出:“阿母,你一生为大秦操劳,为五洲百姓奔波,如今你走了,大秦不会忘记你,天下百姓不会忘记你!朕会带着你的嘱托,继续守护这万里江山,让大秦的盛世永远延续下去!”
他的声音洪亮,传遍了整个队伍,百姓们再次高呼:“皇帝万岁!太后千岁!”
灵柩继续前行,朝着骊山皇陵的方向。阳光依旧明媚,却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海棠花随风飘落,落在灵柩上,落在送葬的队伍中,像是在为这位伟大的太后送行。
小统轻轻蹭了蹭灵柩,尾巴依旧圈着赵姬遗留的一缕发丝——那是小翠特意为它留下的。它终于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喵呜”,声音低沉而悠长,像是在告别,又像是在祝福。
咸阳的月亮升起时,赵姬的灵柩终于抵达骊山皇陵。嬴政亲自将灵柩送入地宫,与那些象征着大秦一统的珍宝一同安放。地宫关闭的那一刻,嬴政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响头:“阿母,安息吧,朕会常来看你。”
小统蹲在地宫门口,望着关闭的石门,绿眼珠里泛起了泪光。它没有跟嬴政离开,而是选择留在了皇陵,守着它的主人,守着这段跨越千年的缘分,守着大秦一统的传奇。
天下百姓为赵姬送行三月,五洲各地的灵堂前,香火不断。人们传颂着她的功绩,感念着她的恩德,将她的故事代代相传。
咸阳的月亮落了又升,大秦的江山依旧稳固。赵姬虽然离开了,却永远活在大秦百姓的心中,活在嬴政和子女们的记忆里,活在那只永远守护着她的狸花猫的陪伴中。她的一生,圆满而安详,无憾而无悔,如同那轮咸阳的明月,永远照亮着大秦的万里江山,永远温暖着天下百姓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