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您嫁给父亲时,祖母她老人家早就去世了,没人教您怎么做婆母,儿子不怪您。”
“但起来,父亲的姨娘,儿子的姨奶奶可还在世呢。”
“你……涛哥儿,你怎么好端端的提起你姨奶奶来?”
白氏差点一口气没上得来,不悦的瞪着涛哥儿。
涛哥儿轻轻笑了笑。
缓缓道:“母亲,虽按照礼法来,父亲的姨娘算不得您正经婆母,但也能算得上母亲半个婆母。”
“其实儿子知道,父亲打心里很想从洒月庵接姨奶奶回来颐享天年的……”
“涛哥儿!做妾室的只要身子骨康健的,这到了四十岁就自己去庵堂住,是姜家不成文的规矩了!”
“怎么,你想改变姜家这个规矩?”
白氏又惊又怒。
她可不想长媳都进了门的年纪,又来一个什么姨奶奶。
涛哥儿有句话的不错。
她家十三爷的生母虽是姨娘出身,却也能算得上她半个婆母了。
她自嫁到姜家来,头上就没有婆母压着,早就习惯了这样的松快日子。
当然,姜家之所以有那么个不成文的规矩,也是几代之前的姨奶奶都是这样做的。
具体原因她是不知,但她作为正妻,是举双手赞成这样的规矩的!
当然,姜家男子纳妾的不算多,有些年过三十甚至四十无子的,无奈纳了妾,也多是为了生儿子。
姜家老太爷起来还是纳妾纳的比较多的。
特别是年老了,还纳了几个美妾生了好几个庶子。
涛哥儿摇头,“母亲您误会了,咱们姜家的姨奶奶们到了年纪都自请去庵堂修行,那是她们的事。”
“但若她们真的不想在庵堂住了,也是可以再回姜家,哪怕是没有子嗣的姨奶奶,姜家也会供养的。”
“我们的姨奶奶今年也有五十多了,这身子骨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若是接回来,父亲和母亲必定是要好好照顾伺候着的。”
“涛哥儿,你姨奶奶重阳还传了家书给你父亲,她身子骨好的很……”
“好的很那便更好,但父亲这个做儿子的肯定想在姨奶奶身边尽孝。”
涛哥儿从容的看着已经心慌意乱的母亲。
“只是父亲一个做儿子的想尽孝心也不好去庵堂陪侍。
夫妻一体,儿子瞧着母亲既在家里过的不舒爽,那就去洒月庵住一两个月。
一来修身养性,二来也好代父亲尽孝……待除夕之前再回罢。”
涛哥儿没有和母亲白氏争吵。
只是提出了一个让白氏绝对无法接受的建议。
“你……你竟让母亲去洒月庵去陪姨奶奶?”白氏咬牙,一时都没顾上姜十三爷。
她咬着唇,一脸泫然欲泣的模样,最终还是没忍住骂道:“涛哥儿,你可真是为娘的好儿子啊!”
涛哥儿理所当然的回道:“母亲,尽孝道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做的吗?
这也是母亲在儿子少时就教导儿子的道理。”
“您作为长辈关心晚辈是心慈,但也要对您的长辈尽孝道,这一代一代的都在看着呢。”
“母亲,您是不是?”
涛哥儿沉静的看着自家母亲白氏。
白氏差点被自己一口气给憋死。
好哇!
原来她的好儿子是在这里等着她呢!
他这是可真就是有了媳妇忘了娘啊……
白氏这边气得要死。
涛哥儿的弟弟浩哥儿却在心里大呼:妙呀!不愧是老大,真是让他叹为观止!
用这个办法对付没事找事的母亲,还真是最有用,也是最好用的办法了。
还让母亲不能指责老大只顾妻子不顾老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