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著,就又带著李鳕离开了GG部,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神神秘秘的——」
张逸白重新落座,皱眉琢磨了一阵不得要领,但这总归是个好消息。
虽然昨天张总跟自己聊天的时候,他就猜到自己已经通过诚捷,进入到了张总的视线当中。
但公司里跟张总聊过的人多了,他也不敢保证自己就一定能脱颖而出。
现在有了李兵兵的主动示好,让他对自己的未来更添几分自信。
同时也给他提了个醒,以后在公司可不敢胡来,即便是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小演员,背后都有公司高层的影子。
要是一不小心动了谁的心头肉—
张逸白不自觉打了个寒颤,好在他在这方面需求不大,而是更喜欢精神层面的刺激。
张延虽然从叶副市长那里领了任务,但宾海新区毕竟还没成立,这事儿倒也不用急在一时。
所以他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上。
当年《头发乱了》是北影厂一手包办的,再加上张延只是挂个名,并没有涉及利益分配的问题。
所以他当时直接做了甩手掌柜。
如今作为电影的出品方,千头万绪就都一股脑找上门了,如果不是张延提前从北影厂借了几个搞宣发的老手,还真未必能忙得过来。
当然这几位宣发阵线的老同志,也在圆梦学到了不少新东西。
比如主打噱头的首映礼,比如和观众面对面交流的路演一这两个都是97年之后才开始逐渐流行起来的。
而圆梦直接辐射到市县一级电视台的宣传能力,也让他们感到震惊不已。
可惜小城市的票房暂时没法指望,上座率低还在其次,主要是地方财税枯竭,很多电影院都发不出工资来。
为了把更多资金截留下来,人家压根儿就不上缴票房分成。
而电影厂对此的应对方式,则是减少拷贝的数量,前中期放弃在小城市上映。
在这种冤冤相报的氛围当中,90年代内地票房整体低迷也就不足为奇了。
张延目前既没能力打破这个怪圈,也没有打破这个怪圈的动力,他想的就是不断造势,再披上谈判组的虎皮,在夹缝中争取一个不错的票房。
而一场前所未见的盛大首映式,无疑是这一计划的重要节点。
结果在首映式举办地点上,姜纹跟张延又有不同意见,姜纹希望在京城举办,而张延则准备把首映式放在津门。
其实不只是首映式的举办地点问题,对于张延提出的路演,姜纹也不怎么愿意。
他一开始倒是没反对路演,但在威尼斯拿了奖,回国后受到万众吹捧,就开始对路演横挑鼻子竖挑眼了。
表示别人都没有这么做,他刚当导演就带头坏规矩』,怕是不太合适。
实际上的想法是:爷们这都艺术家一个礼拜了,为那仨瓜俩枣去抛头露面,合适吗、
合适吗、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
张延也不惯著他,冷笑道:「说白了你不就一戏子嘛,观众那是衣食父母,走个过场全当是彩衣娱亲了,有什么不合适的?
至于在京城搞首映式一找明星捧场你行,可你能让央视全程录播吗?咱们这首映式是按晚会办的,如果不能出现在电视上,就现场那几百人够本吗?」
虽然张延自认说的十分在理,一心指望票房大卖回血的董屏,也坚定的站在了他这一边。
但想凭几句话要说服姜纹这倔驴,显然是不可能的。
姜纹那歪理恨不能比张延多出一倍来。
最后张延和董屏合起伙来,用被子裹住姜纹狠捶了一顿,他才选择了少数服从多数,答应去北上广津深苏锡杭走一遭。
要不说混熟了就这点不好,以前董屏可以直接喊小弟上手,现在亲自下场群殴,还得给姜纹套上被子,免得真伤了他不好收场。
反正不管怎么说,事情还是照著张延的计划顺利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