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雷恒倒戈(1 / 2)

金占元被亲兵搀扶着踉跄退回阵中,肩头伤口渗出的血染红了半边战袍,面色惨白如纸,却仍强撑着不肯倒下。

陶茂林远远望见,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杨文治武勇的凛然,亦有对麾下将士的疼惜。

他并未如往常般即刻下令整军,而是翻身上马,策骑直奔金占元而去。

行至近前,陶茂林翻身下马,亲手扶住马骁欲行礼的身躯,声音低沉却透着暖意:“金将军,莫要行礼,且坐下歇息。”

说罢,命亲兵取来伤药与清水,亲自为金占元敷药包扎。

金占元怔怔望着这位向来威严的将军,眼眶微热,欲言又止。

陶茂林见他神情颓丧,便拍了拍他肩头,叹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杨文治成名数载,纵横西北罕逢敌手,你年纪轻轻,能与他三合交锋,虽败犹荣!若换作旁人,只怕一合便丧命枪下。”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你可知,斗将非为一人之胜负,乃为争军心、夺气势。你今日纵败,却也让杨文治知晓:我清军将士,纵血溅沙场,亦无惧色!”

金占元闻言,眼中闪过一抹亮光,羞愧渐消,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灼热的血气:“末将……末将辜负将军信任,未能挫敌锐气。”

陶茂林摇头,声音铿锵:“此言差矣!你以血肉之躯,试出杨文治深浅,使我等知彼虚实,此功当记!且看明日,我如何破他阵势!”

他忽而高声,面向周遭将士,“诸君听令:金将军虽败,然其勇悍可嘉,赏白银百两,此战之后,若谁能斩杨文治首级,本帅亲奏朝廷,封侯赏地!”

帐前将士闻言,纷纷振臂高呼:“愿为将军效死!”

金占元亦热泪盈眶,单膝跪地,抱拳嘶声道:“末将必当誓死报效,以雪今日之耻!”

陶茂林扶起金占元,将一壶烈酒递与他,二人对饮而尽。

酒水入喉,金占元只觉胸中块垒尽消,战意复燃。

陶茂林目光如铁,望向远处敌阵,声音冷冽:“杨文治想以斗将乱我军心?却不知,我甘军将士,愈挫愈勇!今夜埋锅造饭,养精蓄锐,明日……便教他知晓何为‘哀兵必胜’!”

要不说陶茂林是清廷西北方面军仅次于雷正绾的统帅呢!

然而,在另一边。

雷恒也收到了表弟雷声远的劝降信,心中暗喜。

要知道在此之前,就有回军找过他了,不过他并没有表率,不过现在是生死存亡之际,必须要有选择了。

当夜,他召集麾下几位信得过的营官于密室,将密信置于案上,沉声说道:“诸位,朝廷腐败透顶,苛捐杂税压得百姓喘不过气,咱们为清廷卖命,到头来不过是替那些贪官污吏做嫁衣!”

“如今革命军势如破竹,傅昊大帅用人不疑,胡大贵初投便封副军长,苗沛霖那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常败将军胜保皆得重用。”

“你们看这信中所述——若临阵倒戈,非但既往不咎,还许以高官厚禄,良田千顷!咱们为清廷拼死拼活,何曾得过这般待遇?”

一营官眉头紧锁,犹豫道:“雷参将,此事风险极大,若走漏风声,满门抄斩啊!”

雷恒冷笑一声,目光如炬:“风险?陶茂林如今粮草只够三日,龙山地形易守难攻,杨文治部若强攻,我军必败!届时咱们要么战死,要么被俘,何来活路?倒不如趁机倒戈,既保性命,又谋前程!再者,傅昊大帅素以仁义着称,投诚者皆得善终,你们可曾听说他残害降将?”

另一营官仍存疑虑:“可……陶提督待咱们不薄,临阵反戈,岂非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