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越想越替将要被刷下去的孩子们担心。
江思月沉默了一会儿。
道:
“你们最近跟孩子们透一下风声。
我正在想办法给她们找地方做学徒。
虽然工钱可能会比较低。
但比回去等着嫁人强!
而且能学一技之长。
将来也有能力养活自己。”
若是她向高县令申请,倒是也有可能把这二百八十个孩子都收进医学堂。
但人收进来了。
还要考虑她们将来的就业和去向。
安阳县就这么大。
她的影响力可能也仅限于此。
别说这些人不一定都适合学医,浪费这么长时间未必能学有所成。
就算是都学成了。
市场也不需要这么多女大夫。
到时候学成了也没地方可去,麻烦会更大!
曾大夫和花儿双双看向江思月:
“真的?
小姑真的能给他们都找个学徒工作?”
花儿不可置信。
曾大夫坐在轮椅上,捋着花白的胡子。
“江娘子要是真能办成此事。
可比开办女医学堂更积功德!”
江思月苦笑了一下。
“试试看吧。”
之前她开办女医学堂,一方面是为生活贫困的女孩子谋一条出路。
最重要的还是将她这一身医术发扬光大。
改善女医在百姓们中间的接受度。
可真正开办起来才知道。
办学堂这件事的社会责任,可比想象中的重太多了!
能不能成她还没什么把握。
只能说尽力一试吧。
距离最终考试敲定录取名额,还有一段时间。
具体该怎么办。
江思月还要好好思量思量。
但是有一件事却是耽误不得了。
周宸托江思月准备下场院试要用的行囊。
眼看着再有十天就到了院试的日子。
她可得尽快办了。
要不然耽误了人家考试,她这罪过可不轻。
可是江思月也没科举过。
不知道要准备些什么。
周围她认识的这些人。
除了周宸。
也就杨子玉是个秀才,考过试。
但江思月是打死也不会去问他的。
思来想去。
江思月去找了草堂书斋的韩夫子。
韩夫子因着勇儿被宴大儒选了去,脸上有光。
连带着对他的家人也客气了不少。
听说江思月询问院试要准备些什么。
韩夫子十分诧异:
“难不成勇儿这么快就要参加院试?”
如果没记错的话。
他好像还不够年龄,连县试都参加不了吧?
江思月赶紧解释:
“不是勇儿。
是我的一个朋友。
他娘有事在外地回不来,老奴又生病了没法帮他收拾。
他就把这件事托付给了我。”
韩夫子点了点头:
“江娘子果然是古道热肠,高朋满座。
朋友连这种事都托付给你!”
他感叹了一句。
把院试要准备的东西和需注意的事项都说给江思月听了。
最后还嘱咐道:
“今年与往年不同。
考期推迟,天气更冷。
江娘子帮朋友准备东西的时候一定记得要保暖为重。
可以带一个厚一点的皮裘,晚上能盖白天能穿。
另外还要准备一些常用的药材。
防止考试过程中着凉风寒,头疼脑热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