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集:医署木工缺木料(1 / 1)

医署工地的夯土声刚歇,负责木工的老刘就攥着半截磨得发亮的木尺,匆匆穿过忙碌的工匠群,额角的汗珠顺着皱纹往下淌,沾湿了肩头的粗布短褂。他跑到秦斩面前,把木尺往石台上“当”地一放,声音发颤:“将军,出岔子了!原本订好的十根松木,木材商刚派人来说,被赵地旧贵族赵承抢先订走了,说要等三天才能匀出木料来!”

秦斩正俯身查看地基加固的进度,指尖还沾着些许石灰粉末。闻言,他直起身,眉头骤然拧紧,抬手调出系统面板——界面上“医署扩建进度45%”的蓝色进度条格外刺眼,下方还标注着“预计7日内完成主体建设”。若再等三天,不仅门窗安装要延误,后续的药材晾晒、医官培训、伤兵收治都会连锁推迟。“不能等。”他斩钉截铁地说,指尖在“物资检索”栏轻点,密密麻麻的供应点瞬间弹出,其中“城东木坊”的标注带着醒目的绿色提示:“存有足量松木(约30根),木坊主人周老,原赵国宫廷木匠,擅长榫卯结构,木料质地坚硬”。

“老刘,跟我走一趟。”秦斩收起面板,转身对身后两名挎着短弩的斥候吩咐,“备三匹快马,去城东。”

半个时辰后,马蹄声停在城东木坊外。朱漆大门敞开着,院内堆着半人高的木材,松木的清香混着刨花的暖香飘出门外,落在青石板路上。一名白发老者正坐在院中的老槐树下,手里握着锃亮的刨子,细细打磨一块方木,刨花如雪花般簌簌落在脚边的竹筐里,堆得像座小山。

“老人家打扰了。”秦斩翻身下马,快步上前,身上的铠甲碰撞出轻响,却刻意放轻了脚步。老者抬起头,浑浊的眼睛先是扫过秦斩的玄铁铠甲,又落在老刘身上那沾着木屑的围裙上,握着刨子的手顿了顿,缓缓站起身,声音带着几分沙哑:“诸位是秦军的人?来我这木坊,有何事?”

“我们是城西在建医署的人。”秦斩指了指身旁的老刘,语气温和,“这位是负责木工的老刘师傅,我们急需十根松木打造医署的门窗,听闻您这里有存货,特来采购。”

老者闻言,眉头皱成了川字,他叹了口气,转身走到木坊东侧的墙角,指了指墙上一道深约半寸的斧痕:“不是我不愿卖,是不敢卖啊。前几日,赵承派人来,说要是我敢把木料卖给秦军,就把我这木坊砸了。这道痕,就是他们上次来闹事时,用斧头砍的——我这木坊,是我一辈子的心血,不能毁了。”

老刘在一旁急得直跺脚:“周老,这医署是给军中伤兵和邯郸百姓看病用的!要是没有松木,门窗装不上,耽误了工期,秋冬时节风寒,伤兵们在漏风的屋子里怎么养伤?百姓们看病也没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啊!”

秦斩看着老者眼中的犹豫,往前迈了一步,语气郑重:“周老,如今赵国已亡,秦律早已在邯郸推行,贵族无权干涉百姓营生。您若肯卖木料,我立刻派两名斥候驻守木坊外,24时辰轮值,若有人敢来闹事,定按秦律处置——轻则罚银,重则关押,绝不让您的木坊受半点损伤。”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老者手中的刨子上,补充道,“您是赵国宫廷出来的老木匠,医署的门窗若能经您手选料,不仅结实耐用,也是给邯郸百姓留了件实在的念想。”

老者盯着秦斩的眼睛看了半晌,那眼神里没有贵族的倨傲,只有对事的认真。他沉默片刻,转身走到松木堆前,伸出粗糙的手,轻轻抚过一根碗口粗的松木,指腹摩挲着木材的纹理:“这松木是我三个月前从西山林场选的,向阳生长,质地硬,不易变形,做门窗最合适。只是……”他回头看了眼院角的空马车,“我这木坊就我一个人打理,十根松木沉得很,要装车还得找人帮忙。”

“这点您放心。”秦斩对身后的斥候使了个眼色,“你们去附近农户家问问,有没有愿意来帮忙装车的,工钱按秦律双倍算,管一顿午饭。”斥候应声而去,老刘也凑到松木堆前,跟着周老挑选木料,两人时不时用手量量尺寸,低声讨论着哪根更适合做门框,哪根适合做窗棂。

周老蹲在地上,用随身的尺子量着松木的直径,突然开口:“将军,我听说秦军在推军功爵制,百姓参军能得爵位、赐田?”

“确有此事。”秦斩点头,想起前几日李四领田契时的模样,嘴角带了丝笑意,“凡赵地百姓,不论出身,只要参军立功,就能授爵——斩杀一名敌军授公士爵,赐田一顷;斩杀五名授上造爵,举家免徭役。前几日,还有个叫李四的佃农,因训练场表现突出,当场授了公士爵,领了五石粟米。”

老者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手里的尺子顿了顿:“我那孙子,今年十六了,性子野,总说要参军保家,可又怕秦军待赵地百姓不好……”

“秦律面前,人人平等。”秦斩打断他的顾虑,“不管是秦人还是赵人,只要为国效力,就有封赏。去年灭韩时,不少韩地百姓参军,如今都得了爵位,分了田宅,过得比以前安稳多了。”

说话间,斥候带着四名农户赶来,每人手里都提着扁担绳索。众人合力将松木抬到马车上,周老在一旁指挥:“轻点放,别磕着木头上的纹路!”半个时辰后,十根松木整整齐齐地码在马车上,用绳索固定妥当。周老擦了擦额角的汗,看着马车,突然笑了:“要是早知道秦军这么讲道理,我早就把木料卖了。以前在赵国宫廷做木匠,贵族们要个家具,动辄打骂,工钱还拖拖拉拉,哪有如今这样踏实。”

“等医署建好了,周老要是有空,也可以去看看。”秦斩翻身上马,回头笑道,“到时候说不定还得请您指点指点,看看门窗的榫卯做得合不合规矩。”

周老连连点头:“好,好,我一定去!”

当天下午,载着松木的马车准时抵达医署工地。老刘指挥着木工们卸车,他拿起一根松木,用手指敲了敲,听着那清脆的声响,兴奋地对秦斩说:“将军,这松木比我之前订的还好!质地硬,纹路顺,用它做门窗,至少能耐用二十年!”

木工们很快围了上来,有的扛着松木往木工区走,有的拿起锯子开始切割,锯子“吱呀”作响,刨子“沙沙”轻磨,木屑纷飞中,一扇扇门窗的雏形渐渐显现。秦斩站在一旁,看着工匠们将松木锯成合适的尺寸,再用凿子小心翼翼地凿出榫卯,心里踏实了不少。夕阳西下时,第一扇木门的框架已经拼接完成,松木的纹理在余晖中泛着温润的光,看着就结实。

“将军,您看这门框的榫卯,严丝合缝!”老刘拿着锤子,轻轻敲了敲门框,没有一丝松动,“有了这些好木料,不出五天,所有门窗都能装好!”

秦斩抬头看了眼系统面板,进度条已经跳到了55%,下方还弹出一条新提示:“成功解决木料短缺问题,解锁“工匠协作”buff,木工效率提升20%”。他笑着点头:“尽快完工,别耽误了医署启用——天冷之前,得让伤兵们住进暖和的屋子。”

此时,远处传来斥候的脚步声,一名斥候跑到秦斩面前禀报:“将军,周老派人来说,赵承派了三个家丁在木坊外徘徊了一阵,见有咱们的人驻守,没敢靠近,已经走了。”

秦斩松了口气,心中暗道还好早做了防备。他望向城东的方向,想着周老那满院的木材,或许以后医署的修缮、军中的木器,都能从这木坊采购——既省了找供应点的功夫,也给邯郸的手艺人留了条营生的路子,一举两得。

夜幕降临,医署工地的灯火渐渐亮起。木工们借着油灯的光,还在继续打磨门窗的框架,松木的清香在夜风中飘散,混着远处伙房飘来的饭香,竟有了几分安稳的暖意。秦斩站在工地中央,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知道医署扩建的又一道坎过去了,离着启用的日子,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