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都,腊月二十八,岁末大朝。
殿外寒风凛冽,殿内却暖意洋洋,气氛热烈。文武百官身着朝服,肃立两侧,脸上大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今日,是汇总一年成果,展望来年气象之时。
丞相萧何,率先出列,声音洪亮:“启奏陛下!据各州郡年报,去岁帝国新增十二州,赋税已悉数入库,数额远超预期,百姓负担较旧楚时减轻过半,民心渐附,仓廪充盈!”
户部尚书房玄龄紧随其后:“陛下,国库岁入,因新土之利,同比增加五成有余!足以支撑大军征战之需!”
紧接着,兵部尚书郭嘉出列:“陛下,白起、李靖、卫青等诸位将军呈报,各军团兵甲齐备,士气高昂,操练不懈,只待王命!”
“常遇春将军奏报:原旧楚东、南两境整编之二十万新军,已训练完毕,军容鼎盛,战力已成,渴求一战以检阅成果!”
随后,由驿马加急送入帝都,来自旧楚的奏折被呈上御案,那是诸葛亮的亲笔信。
萧照渊展开细览,其上详细陈述了旧楚之地如何推行秦法、兴修水利、鼓励农桑、选拔贤能,以及司徒静如何利用其身份,深入民间,化解矛盾,使旧楚平稳过渡的种种事迹。
奏折最后写道:“今旧楚之地,政令畅通,民知秦法,士慕秦风,虽偶有杂音,已不能气候。此非亮一人之功,乃陛下威德所致,亦是静公主与诸位同僚尽心竭力之果。”
一份份捷报,一道道好消息,如同温暖的春风,吹散了去年胶东带来的血腥与阴霾。
御座之上,萧照渊缓缓放下诸葛亮的奏折,目光扫过殿内众臣。他的嘴角,终于勾勒起一抹清晰而沉稳的笑容。那笑容中,有对逝者的缅怀,有对将士的赞许,有对臣工的肯定,更有对未来的无限雄心!
“好!甚好!”萧照渊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帝王的威严与喜悦,“众卿辛苦了!去岁之功,赖诸位文武同心,将士用命,方有今日之局面!”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殿中每一位臣子,声音不高,却如同黄钟大吕,清晰地传入没人耳中。
“旧楚已定,新军已成,国库充盈,民心归附!”
“传朕旨意:犒赏三军,厚恤英烈,嘉奖所有有功之臣!”
“令各军主将,严密监视周境动向,加紧备战!”
“来年——”
萧照渊的声音在这里微微一顿,整个大殿鸦雀无声,所有臣工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那最终的号令。
“——便是我大秦,与大周决断大陆归属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