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造字为她,取消宵禁(2 / 2)

有些固有认知,不是那么好打破的。

李承乾静静的听着,直到声音变小,他才不紧不慢的说:“宵禁,是一个很好的,管理城池的手段。

归结起来……

一,防止夜晚一些有心人聚集,搞出各种事端。

二,防火,大多都是木质建筑,夜晚行走的人多,失火的可能性就变大。

三,黑灯瞎火的,防止盗窃,或者其他各种恶性案件。

四,方便于管理。

五,遵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循环。

六,百姓手中无钱,放开夜晚的管制,并不能带来什么经济效益。

大致上,就是这么六个原因,朕说得可对?”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百官一边暗自奉承,一边心里忍不住嘀咕,既然皇帝都知道这些原因,为何还要提出取消宵禁?

“那尔等为何反对取消宵禁?

有心人聚会?

聚,朕给他们机会,只管聚!

防火,这个确实有必要,但不能因噎废食。

个人注意的同时,每个城池都有相应消防部门,晚上做好准备就行!

防止盗窃或者恶性案件,随着百姓的生活变好,普通的盗窃会相应变少。

而恶性案件,并不会因为宵禁,在实际意义上变少。

既然会产生恶性案件,除了失手之外,都有其仇恨夹杂,宵禁不能杜绝。

至于方便管理,这叫做怠政!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农耕文明的标志。

但是,我大唐正在转型,从农耕转向科技。

损失了夜晚,就等于损失了一半时间。

更何况,随着电力的渐渐普及,以后的晚上,城池中的灯火将会越来越多。

最后就是百姓无钱,无消费的道理,在现在也不适用了,在以后更加不适用。

为加速大唐发展,也为了让百姓有更多赚钱的时间,取消宵禁势在必行!

更何况,在执行过程中,越是大的城池,执行越是严格,反之就越是拖沓。

很多小城池的夜晚,表面上看似禁止了,由于人手不足的原因,晚上偷偷摸摸行动的不在少数。

长安作为取消宵禁的试点,已经执行了七年有余,表率作用已经有了。

相信到现在,全天下都传遍了。

这种情况下,在百姓的认知之中,宵禁本就已经可有可无。

可能已经有部分百姓埋怨,为什么自己所住的城池还有宵禁!

所以,时机已经合适了,诸位爱卿觉得呢?”

听到李承乾的分析,百官再次哑然了,他们发现的确是这样。

“陛下,就算要全面取消宵禁,是否也一步一步的来?

比方说,先取消每个州府的宵禁,再稳定几年,之后取消县城的宵禁?”房玄龄再次提出疑虑。

“没这个必要,但每个城池,防火防盗一定要做好!

公安跟消防,一定要把自己的职责承担起来!”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如此,百官也不再反对。

取消了,他们也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