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刘宏戴着冠冕,让身体并不能持续召开朝会,这种朝会哪怕是坐着,也会很累人。因为规矩太多了。
“奉天之命,承地之运,皇帝陛下有制曰:.......”
大概意思就是听取太常卿刘焉建议,正式“废使立牧”,在这以前,刺史是天下十三州一部的名义上最高长官,但实际上他的等级比郡守低,是御史模式常见的“位卑权重”的模式。
也就是说,如果郡守是四品官,巡查的十三州御史往往只有五品,甚至六品。
这也是刘虞当了幽州刺史以后,又去当了相当于相当于郡太守的甘陵相的原因,这是升迁。在这一天以前,大汉朝省级机构是郡,郡守就是后来的省委书记+省长!在这以后,这个职务,属于州牧。州牧还兼任省军区司令,兼任公检法省一把手。
地位也比郡守高。
然而,历史上这次,汉灵帝只设立了三个州牧,分别是益州牧刘焉,幽州牧刘虞和豫州牧黄琬。
但这次圣旨,皇帝又加了刘岱为兖州牧,丁原为并州牧,刘繇为扬州刺史兼平南将军负责镇压扬州叛乱。至于为什么不直接加刘繇,不是怕他和刘岱勾结尾大不掉,而是刘繇此时资历不够,底蕴不足。类似丁原,也有资历不够,根基不稳的问题。
“诸位,大汉帝国,风雨飘摇,还请尽快赴任,为朕分忧!”六位被点名外放的大臣,急忙出列,领旨谢恩。
刘虞皱眉,自己怎么变成“益州牧”,以自己在幽州的资历,人望,跑去镇压张举张纯叛乱,才是合理的的设定啊。
就要发出质疑,但汉帝刘宏看见司徒袁隗就要说话。
怕这帮人看穿自己要打压他们的心思,于是急忙让蹇硕,郭胜半抬着半扶着走了。
看着皇帝如此模样,很多大臣也是大惊失色。他们没想到,皇帝年纪才30出头,就已经垂垂老朽。女色害人,女色害人啊。考虑到艳名无边的王美人,已经被何皇后用绳子勒死。
他们也想不到,后宫还有何人有此美色?
至于何皇后,嗯,他们的大靠山,自然不能攻击。反而要极力维护。把押注压在了何皇后和太子辩身上的朝中大臣苦心冥想。
只有被宦官催促离开,尽快赴任镇压地方暴乱的六个外派大臣,或兴奋,或愁眉苦脸。
愁眉苦脸的有三人:益州牧刘虞,幽州牧刘焉和豫州牧黄琬,因为他们辖区,叛乱规模最为庞大,浩瀚!
刘虞愁眉苦脸和刘焉又有不同,刘焉在思考,如何整死张举,张纯那帮人。相比起厚道人刘虞,刘焉可就要心狠手辣多了。不然也不至于敢在汉灵帝驾崩后,就制作皇帝仪仗,在成都做出各种逾越之举。更是派张鲁担任汉中太守,隔断内外交通。使得朝廷彻底失去对益州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