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之千年春秋梦 > 第二卷历史第1章 贿赂十常侍

第二卷历史第1章 贿赂十常侍(1 / 2)

第二卷历史篇第1章贿赂十常侍

大汉光和五年,冬末春初。

公元188年,三月!

一位身材高大,却一脸市侩的北方汉子,粗糙的脸皮下,全是老辣的演技。

“张公公,其实我也非是要让我家主人卷入此等说不清道不明的是非之中,实在是我惊闻,侍中董扶投献太常卿刘竟陵,明言益州有天子气,刘竟陵擅自劝说陛下废使立牧,如今又意图窃取益州,绝非我家主人愿意看到的。”

看起来有点市侩的中年人,名曰阎柔,乃是幽州广阳富户,多年前,襄贲侯刘虞镇守幽州,担任幽州刺史,监察幽州10郡诸国。

刘虞为政公道,为官清廉,不袒护权贵,积极安抚流民,胡人,使得各地流民,胡人部落纷纷投靠。

在此期间,阎柔和弟弟阎志毫不犹豫投靠刘皇叔刘虞门下,一度为了帮助刘虞安抚流民,散尽家财,可谓尽心尽力,竭尽全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也因此获得了刘虞的绝对信任。如今刘虞从甘陵相国转任朝中位高权重的三公九卿之一的宗正卿,掌握皇族事务。他也跟随而来。

他口中所说的刘竟陵,就是出身荆州刺史部江夏郡竟陵县的刘焉,刘君郎。不久前他上书,力主“废使立牧”,获得内外拥趸者众。当此时局,天下再次叛乱四起。比起中平元年(184年)的黄巾大起义,也毫不逊色。

面对这种各地纷纷杀官造反的局面,病倒的汉灵帝刘宏,已经无力维持局面,不得不听从刘焉建议,给各地刺史放权。并且挑选忠诚可靠的汉室宗亲和朝廷心腹大臣分镇各州。

有道是放权容易,集权难啊。

但此时,比起岌岌可危的江山而言,又不过是饮鸩止渴的必要手段而已。

当面无须的老者,一脸慈眉善目,如果你相信他是个善男信女,那就大错特错,此人可是汉帝刘宏时常挂在嘴边的“阿父”宦官集团大统领中常侍张让。

“给你家主子换换地方,也未尝不可!但是嘛?宫内宫外,闲言碎语颇多,时常需要上下打点。”随后和阎柔一样尽显商人市侩,还市侩的搓着手指,摆明了要钱。

担任内外沟通的“中常侍”职务的张让,也是随时可以见到皇帝的关键人物。

阎柔急忙道:“我命下人备了些礼物。这就取来给公公上下周旋!”随后对左右手下使了个眼色。

很快,一箱又一箱的五铢钱,被抬到了张府客厅。

张让看着一个个被打开的木箱,眼睛越来越亮。

故作矜持道“如此大礼,愧不敢当,不过这次兹事体大,我就不推辞了,你可有礼单?免得我还得二次清点,浪费大家时间。”

阎柔急忙拿过下人递来的礼单。

“哦,八千万钱?这可不够买个州牧的位置,你要知道,益州前些年,还号称有百姓800万,虽然近些年,多了些波折,但五六百万人口还是有的。这可不是幽州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可比的。”别看幽州十郡面积不小,但是人口巅峰时期也才两百多万,如今内乱四起,流贼劫掠,豪强欺压,导致老实百姓纷纷破产,沦为流民的他们要么造反被杀,要么就饿死街头,人口每天都在减少。更何况还有胡人时不时暴起劫掠屠杀。相比之下,益州国泰民安,粮食储备丰富,导致黄巾大起义期间人口损失较少,最关键,还接收了大量来自益州以外的“东州人”,其中天灾人祸最多的关中和战乱核心的河南等地人数最多。

“张先生,你也知道,我家主人为官清廉,就这些钱,已经是我等多方筹措了。”阎柔百般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