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合不合用。”说着,打开锦盒,只见里面叠放着几件小巧精致的婴儿衣物,针脚细密,绣工精巧,上面绣着寓意吉祥的图案。阿诗玛接过,眼中满是感动,说道:“姑姑费心了,这衣服做得如此精细,可
见姑姑的心意。”迎春在她身旁坐下,拿起一件绣品,与阿诗玛一同探讨针法,轻声说道:“这女红之事,虽不算大事,但做起来也需用心,你如今身子不便,莫要太过操劳,若是喜欢,我多做些便是。”
李纨则如春风拂面般和煦,不仅关心阿诗玛的饮食起居,还常与她分享些育儿经验,言语间满是关怀。她走进屋子,先细细打量阿诗玛的气色,而后笑着说道:“侄媳,我瞧着你气色不错
,心中便放心了。我过来呀,是想跟你说说,这养胎期间,凡事都得小心。就说这饮食,每日的菜蔬都得精心挑选,莫要嫌麻烦。还有那夜间安寝,被褥的厚薄也要留意
,可别着了凉。”李纨拉着阿诗玛的手,又说起自己当年育儿的趣事,逗得阿诗玛不时浅笑,说道:“这些经验,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说与你听,你也能少走些弯路。”
史湘云依旧豪爽洒脱,一进屋子便笑声朗朗,给阿诗玛讲些外头的趣事,逗得众人哈哈大笑,让屋内气氛格外欢快。她风风火火地走进来,大笑着说道:“侄媳,我可听说你有喜啦,这可是大好事!我今儿个来,就给你讲些好玩的事儿,保准
让你心情愉悦。”说着,便绘声绘色地讲起在外面见到的奇人奇事,讲到精彩处,还手舞足蹈,说道:“你们是没瞧见,那人扮得跟个活猴儿似的,上蹿下跳,把围观的人逗得哈哈大笑。”阿诗玛听着,笑得前仰后合,直道:“姑姑真是有趣,听您这么一说,我这心情都畅快多了。”
王熙凤呢,人未到,声先闻,她风风火火地走进来,一边说着吉利话,一边指挥丫鬟婆子们送来各种稀罕物,还不忘打趣阿诗玛,让这养胎的日
子多了几分热闹。她一进门便笑道:“哟,我这侄媳可真是有福气,瞧这肚子,里头必定是个大胖小子!”说着,转身吩咐丫鬟:“把那些东西都摆好了,这可都是我特意为侄媳和孩子准备的,有那西洋进贡的补品,还有些精巧的玩意儿,给孩子将来玩耍。”
又走到阿诗玛跟前,轻轻点了点她的鼻子,打趣道:“侄媳呀,你如今可得好好养着,等孩子生下来,咱们贾府又多了个宝贝疙瘩,到时候,那热闹劲儿就别提了!”阿诗玛红着脸,嗔道:“姑姑就会打趣我。”
贾政,王夫人,听闻阿诗玛有孕,皆大喜过望。王夫人精心准备了一些滋补药品,皆是从府中珍藏里挑选而出,又命人细细包装,亲自来看这个孙媳妇。她拉着阿诗玛的手,眼中满是慈爱,嘘寒问暖,叮嘱她安心养胎,贾府定会将一应事务安排周全。说道:“孙媳啊,你只管放宽心,想吃什么、想用什么,尽管跟下人说,可别委屈了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阿诗玛感激地说道:“多谢祖母关怀,孙媳都明白。”
贾政呢,虽不似王夫人这般表露于外,但也在闲暇之时,特意过来瞧了瞧。他背着手,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屋子,见阿诗玛正与众人交谈,神色安然,心中亦是欣慰。微微点头,说道:“好好养胎,贾府添丁,乃家族之幸。日后若有什么难处,尽管说与我知晓。”
阿诗玛赶忙起身行礼,说道:“多谢祖父关怀,侄媳定不负期望。”贾政又转头对林黛玉说道:“林姑娘,阿诗玛养胎一事,还得多劳你费心。”林黛玉微笑着应道:“舅舅放心,黛玉自会悉心照料。”
贾玉澜更是对阿诗玛关怀备至,每日只在茶楼待两到三个时辰,便将生意交予掌柜的打理,匆匆回家陪伴阿诗玛。
有时,夫妻二人于园子里缓缓散步,贾玉澜紧紧牵着阿诗玛的手,目光温柔地看着她,时不时提醒她留意脚下;
有时,贾玉澜亲自喂阿诗玛吃东西,眼神中满是爱意,阿诗玛则略带羞涩地接受,夫妻二人伉俪情深,令人称羡。
正是:
贾府今朝喜讯传,玉澜将把父亲肩。
阿诗养胎身心畅,祥瑞盈庭岁月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