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体现了霍启煊待人谦和的态度,他并不急于求成,而是耐心引导对方适应环境。
这样的做法能让罗章留下良好印象,更易接受其请求。
有些人在初次见面时便急于谈正事,往往显得鲁莽失礼,甚至招致反感,认为他们仅关注自身目的而不顾及他人感受。
因此,聪明的人通常会经历一个相互熟识的过程,在建立初步信任后,才逐渐转入具体议题。
正如初次见面的陌生人不会直接问“你能借钱给我吗”,而是先自我介绍、寒暄几句,寻找共同话题。
人际交往需经历从陌生到熟悉的阶段,逐步构建联系与信任。
直接切入正题,犹如从未谋面之人即刻合作,既不现实,也难达成实质性成果。
因此,明智的交际者都会重视这一过渡环节,促使双方由陌生走向熟悉,搭起沟通桥梁,为后续合作铺平道路。
这一过程并非无谓的时间消耗,而是建立关系的重要步骤。
国与国交往如是,外交官于正式谈判前,常有多次会面、宴饮及文化交流等活动,这些非正式接触旨在消弭隔阂,增进双方代表间的熟悉与信任。
唯有熟识方能减少误解,使讨论更加深入,达成共识的机会亦随之增大。
因此,外交领域同样看重这一“非正式交流”的过渡阶段,视其为谈判的重要铺垫。
二人交谈甚欢之际,霍启煊见时机已到,便含笑说道:
“罗主任领导的生物系发展卓著,有幸经由李所长引荐结识您。
我想为生物系的发展略尽绵力,不知是否有机会承蒙垂青?”
“霍公子愿予支持,实乃我们之福。”罗章朗声一笑后忽而说道,“霍公子这般慷慨,我们也难以毫无代价地接受资助。
若有何事需我相助,只管开口,只要在权限之内,皆无妨。”
霍启煊嘴角微扬,与聪慧之人往来确实令人愉悦。
霍启煊并未直陈欲助颜寕申请实验室,而是先行提议资助生物系,此乃一种处世智慧——在寻求他人帮助前,先表明自身所能给予的价值。
若对方亦为明智之人,则会顺其意而行,予以恰当回报。
霍启煊先提资助生物系,随后罗章亦言既然你如此大方,我也当有所回馈,明智者会在互动中最大化彼此利益,你施惠于我,我亦回报于你,这是一场无形的交换。
有时,聪慧者间无需过于直白,只需恪守互利互惠的潜规则,事情便能顺利推进,直言利弊反易引发歧义。
聪慧者擅用这些微妙社交技艺,引导事物向有利方向演进。
若霍启煊径直提出申请实验室,罗章或许仍会应允,但成效必然逊色许多。
“我打算在博学楼申请一间实验室……”霍启煊语气平缓地说道:
“这间实验室的所有基础配套设施必须完善,包括电力、供水、通风系统以及网络连接等,确保实验室可以正常运转。
内部需配置各类高端实验设备,比如显微镜、离心机、恒温培养箱等。
这些设备将由我亲自联系供应商购置,并完成安装与调试。”
“场地租金及设备的后续维护费用,全部由我负责,绝不会给学校增添经济负担。
场地租金可一次性支付给校方,设备的修理、替换或升级等相关开销亦由我个人承担,以保障实验室始终配备国内顶尖的硬件设施。”
“然而,我有个要求: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团队由我来组建,其薪资待遇、福利奖金及其他科研支出均由我独立承担。
人选的录用与考核标准完全公开透明,只要具备足够实力,无论背景或学历如何,均有机会加入。”
“关于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我享有优先使用权,但知识产权归属会严格遵循学校的规章制度,绝不会损害学校权益。
同时,该实验室还将作为青华大学的教学实践基地,为专业课程提供辅助支持。”
“我提出以上条件,也是为了尊重学校。
毕竟场地与资源来自学校,研究人员也会使用公共设施,因此我无意独占所有成果使用权,仅希望获得适度优先权,使我的投入得以合理回报。
其余成果则可以自由发布,扩大学校的学术影响力。”
“这样的安排对学校而言并无太大影响,我只是承担了绝大部分成本,换回一个很小的优先权。
其他事项仍严格遵守校规,不寻求特别优待,只愿简化流程,让实验室尽早落地运行。”
实验室将探索前沿的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及合成药物技术,这对学校发展意义重大,能促进教学实验进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这些成果还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不仅服务于医疗,还能推动农业等领域发展,助力国家进步。
霍启煊说到这里,目光温和地看着罗章。
罗章注视着他,想起李国兴的话,这年轻人总能全面考虑他的担忧,并提供解决方案,毫无疏漏。
“即便我想拒绝,也找不到借口。”他爽朗一笑,伸出手:“霍公子,给你一周时间,我会安排博学楼最优质的实验室。”
霍启煊轻笑着握手:“多谢罗主任!”
李国兴看到双方顺利达成协议,无声地笑了。
颜寕则疑惑地眨眨眼,这结果来得如此轻易,让人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