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不能出现一点偏差(2 / 2)

"赵老轻应一声。

这个时机非当下,而是更合适的节点。

至此,众人对霍启煊主导灵界之事再无疑议。

秦勤明确指出,与其专注于灵界,不如更多关注霍启煊本身。

只要他无差错,灵界便无隐患,且可展现更大价值。

经过前一夜的彻夜商议,长老已对此次改造工程的政策方向与具体措施形成明确共识。

作为国家顶层决策者,他们凭借卓越的政治洞察力与前瞻性思维,在极短时间内制定出高质量的政策文件。

次日清晨,长老们稍作休整便投入起草工作。

在大长老主导下,文件迅速成型为初稿,随后交由二长老、三长老等人审阅修订。

经过多轮精细打磨,最终定稿成为正式文件。

上午十时,文件获准正式发布。

内阁办公厅随即启动紧急下发机制,通过专线直送、专人专递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层层传递。

统计显示,从内阁批复至各地收到文件,最快仅需两小时,最长亦不超过四小时。

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文件,以内阁的高效执行力迅速传达到位。

各地接文后须立即召开会议部署执行方案,预计二十四小时内,全国范围将全面覆盖此政策——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同时,内阁计划于当晚通过新闻联播向社会公开文件核心内容及精神,开展广泛宣传。

新闻联播将以头条形式报道此次改造工程,逐条解析政策要点,彰显国家防灾减灾的决心。

上下联动的宣传攻势将释放强劲舆论效应,一方面推动地方行动,另一方面引导全民关注,凝聚起“人心齐,泰山移”的磅礴力量,为改造工程注入蓬勃动力。

桦夏内阁宣布召开重要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城市地下工程改造,以预防未来的区域性特大洪涝灾害。

此次改造的核心任务包括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调蓄洪区以及雨污分流管网,旨在减少地表洪水对城市的冲击,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改造计划涵盖百余个主要城市,预计耗时半年左右。

内阁承诺调配专项资金与资源支持项目实施,并对表现优异的城市和个人予以表彰。

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地下工程改造之一,意义非凡。

霍启煊安静地坐在客厅沙发上,目光专注地注视着电视上的新闻联播画面。

央视主播正条理清晰地阐述这一工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逐项解读相关政策文件内容,从防洪意义到具体步骤,再到资金安排,娓娓道来。

霍启煊默默聆听,眼神中流露深思。

终于,国家采取了行动!起初他有些焦虑,不明白为何迟迟未见动静。

但转念一想,也明白内阁对此事的慎重态度——如此庞大的全国性改造工程,必须经过充分论证才能作出决定。

虽然速度稍显缓慢,但结果尚可接受。

目前看来,半年的时间应当足够。

他早已着手在东海地区建设波浪发电场,尝试削弱台风的影响,避免海水倒灌引发严重灾情。

接下来的关键在于如何妥善应对极端暴雨带来的洪涝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如今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即便洪水汹涌,也不至于造成不可控的局面。

只要政策执行到位六成以上,就足以稳住局势。

霍启煊并未抱有过高的期待,他知道这次改造工程注定充满挑战,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项工程需占用大量土地进行改造,势必影响部分企业和居民的利益。

若这部分群体认为自身权益受损,便会通过多种途径表达不满。

他们或将成为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阻碍。

因改造范围广阔,各地 ** 在资金与执行力度上存在差异。

有些地区可能因财政紧张,无法完全落实内阁的要求,致使政策未能有效推行。

在具体执行中,难免会出现执行人员能力不均及工作懈怠的现象,进而导致政策执行偏离初衷。

极个别人员甚至会借机谋取私利,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还有人可能为达某种目的,恶意曲解政策,引发不必要的社会争议,动摇公众对政策的信任,不利于其顺利落地。

桦夏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多变。

例如,某些地方的开发商担忧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影响其楼盘的地下空间规划,从而拒绝配合施工。

个别地方 ** 部门也可能因地下调蓄洪区占用可商业开发的土地而表示不满。

部分基层人员或许觉得任务艰巨,担心难以达成政绩目标,选择推卸责任。

尽管这些行为影响有限,却仍令人不适。

霍启煊认为,若政策落实率达到六成,国家便能收获最大效益,这一目标较为现实。

当然,若能达到八成或更高则更佳。

但六成已是较高标准,鉴于工程规模空前,涉及范围极广,内阁需平衡多方利益,审慎推进。

一旦过半城市完成改造,国家即可有效应对未来极端暴雨,确保民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