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相伴而行(2 / 2)

稍停片刻,又问:“霍家那孩子,我们是否需要会面?”

“暂时不必,有霍老把关,他的想法不会有偏差,再加上钱老与于老担保,我们可对其放心。

“好。”

---

此时,霍启煊专注注视着电脑屏幕。

屏幕上,一个巨大光球缓慢旋转,完美球形由繁复数字与符号构成,在黑暗中闪耀刺眼白光。

光球表面变幻莫测,似有生命蠕动,不时浮现亮点,随即被吸收融合,如同太阳耀斑般神秘。

霍启煊刚将钱学深提供的硬盘插入光子一号接口。

他命令灵界读取硬盘数据,随即发生奇异变化。

硬盘记载了钱学深一生科研构想,信息价值非凡,犹如未开发的荒原,等待探索者挖掘其潜力。

灵界将成为这位探索者,凭借卓越创造力将理论转为现实。

思索片刻,霍启煊发出指令:“设计一套 ** 于现有商用卫星系统的卫星通讯网络。”

话音刚落,旋转的光球骤然停顿,表面光点也随之凝滞。

耀眼光芒令视线难耐,随之微微震颤,表面显现裂痕。

细小裂纹不断延伸,直至覆盖整个表面。

在裂纹环绕下,光球逐渐内陷,如孕育新生命。

一声轻响,第一道裂隙悄然形成。

光球表面裂痕渐次展开,如同孕育新生的胚芽即将破壳。

霍启煊目睹此景,瞳孔骤然收缩。

灵界在做什么?

我叫你研发卫星通信系统,怎么搞起了细胞 ** 那一套?

脑中忽然炸响一声,霍启煊脑海中闪过钱学深硬盘里的某个构想。

这是一个极具 ** 性的通信设想。

其核心在于,在不借助任何物质介质的前提下,实现两个终端间直接信号传输,类似于生物间的心灵感应。

若能在物理层面复刻这种感应机制,让信号凭借未知自然力完成点对点传播,便可彻底颠覆传统通信模式,摆脱对所有基础设施与中转站的依赖。

这种方式具备超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能力,因信号仅在通讯双方虚空中传递,几乎无法被截获或阻断。

它还能实现超越光速的即时通信,彻底消除距离限制。

当下所有无线电通信都需依赖物质介质,例如电磁波借助电磁场,声波依靠空气。

无介质则信号无从传播。

然而钱学深提出,或许存在某种未知自然力,能让信号在真空中直接点对点传递,无需任何物质支撑。

这种力量可能潜藏于物质背后的更高维度之中。

显然,灵界正尝试借助高速计算与逻辑推导探寻这一未知领域,并将其引入通信技术。

一旦成功,它将开辟设备间虚空通道,使信号以神秘生物信号形式直接传递,无需卫星、基站或其他中转设施,即可达成超快、超稳的通信连接。

这将远超现有通信方式,成为划时代的突破。

甚至宛如魔法,彻底颠覆了人们对能量与信号传播的认知。

霍启煊内心翻涌,难以抑制激动之情。

他或许正见证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奇迹诞生。

这也能解答灵界如何模拟细胞结构及其繁衍。

此刻,它全力开启计算模式,将自身分解为多个算力节点,以实现大规模并行搜索运算,力求尽快定位这种未知的自然之力。

霍启煊屏息静待,唯恐打扰这一可能改写通信史乃至物理学根基的伟大实验。

一旦成功,桦夏将在通信科技领域独占鳌头,率先迈入全新技术纪元。

若非灵界,要捕捉自然界神秘的生物信号,简直是天方夜谭。

灵界的底层核心运行机制正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

例如时空关联、质能转化定律,皆为其“硬件”基础。

这些法则构筑了自然的大框架,灵界便依此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