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隔阂(2 / 2)

我会等到自已能够与他并肩之时,才考虑表达心意。

在此之前,我只想做他最好的朋友……”

魏若冰原以为,赵晶未向霍启煊表白的原因是她家境不如他。

若仅论家世背景,魏若冰并不在意。

她始终相信自已不逊于任何人。

然而此刻,魏若冰终于意识到,赵晶在意的并非家境,而是个人实力。

一个十八岁便成为亚洲首富的人,这样的成就早已超越了家世所能赋予的荣耀。

即便拥有顶级家世,也难在十八岁时达到如此高度。

赵晶不敢表白,不是因为霍启煊的家境,而是她深知,以自身现有的能力,根本无法踏入霍启煊的世界。

倘若霍启煊只是普通富豪,纵使身家亿万,也不至于让人心生如此强烈的落差感。

但霍启煊的财富已发生质变。

他已不属于“有钱人”,而是站在世界金字塔尖的存在。

当一个人的财富超出常人想象时,这已不仅是财富本身带来的差距,更是一种本质上的鸿沟。

对于喜欢他的异性而言,她们会本能地意识到彼此身处不同世界。

这不是简单的财富或地位差异,而像是隔绝天地的界限。

人类通常不会因同类的强大而感到压迫。

但面对异类时,本能的敬畏便会油然而生。

若是喜欢的同类仍属同一物种,她会坚信通过努力可跨越差距。

霍启煊的成就堪称奇迹,这自然让旁人滋生出强烈的自卑感与难以企及的心理隔阂。

从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看,他早已超越自我实现的巅峰,达到了某种全新的追求——独一无二的存在感。

他以无可争议的实力证明了自已的与众不同,跻身世界顶尖行列。

真正的感情应基于平等,然而这种自卑情绪却悄然侵蚀了平等的根基。

即便再自信的女人,面对霍启煊这样的人物,也很难彻底摆脱这种情结。

于是,她要么选择退出,要么唯有不断奋斗,期待某天能与之匹配。

人是环境的产物,社会差距的拉大必然带来心理落差。

霍启煊游走于普通人难以触及的高度,无形中重塑了喜爱他的女性的心态。

这并非单纯的自卑,而是一种由衷的敬重与深不可测的距离感,跨越它需要超凡的意志与胆识。

周围人并不知晓魏若冰的心思,纷纷聚焦于霍启煊的话题。

“这霍家少爷究竟有何背景?怎会一跃成为首富?”魏和平依旧困惑,这样的事情实在匪夷所思。

他知道霍家富有,霍鹰东曾为内地捐助巨资,开创投资先河,这些他都听闻过,但因身处不同行业,未予过多留意。

“没错,即便是首富,也该是霍鹰东吧,为何轮到他孙子?”魏老夫人同样疑惑,港岛世家通常家主才是最富有的,何以霍家反而是孙辈更胜一筹?

这完全不合常理,令人费解。

周统微微一笑,温和解答道:

“师母,依常理来看,确实如此。

您觉得霍老先生该是首富,潜意识里认定他是霍家家主,也是默认他为霍家中最出色之人。”

“难道这不对吗?”魏老夫人疑惑问。

“不对!”周统摇摇头,笑答:“如今霍家最杰出的,是那位霍家小公子,所以霍老才敢将大量财富交由他打理,并给予充分授权。”

众人神色微变。

周统继续解释:

“港岛的商业家族中,掌控财富的核心并非辈分,而是实力。

唯有能力强者,才能更妥善地经营家族资产,实现增值与扩展。

因此,港岛家族的传承,注重能力而非年长。”

魏和平顿时醒悟,却随即追问:“一个十八岁的孩子,真能做到这般地步?”

“可以!”周统点头,沉思片刻后补充,“我已了解过,他于燕京创办了一家投资公司,名为‘全球动力’。

经我查证,该公司对燕京投入超百亿资金,涵盖多行业、多领域……”

随着周统讲述,魏家众人的神情愈发沉重。

魏和平听闻周统描述全球动力在燕京的投资布局后,双眼骤然睁大,满脸震惊。

他难以置信,一位少年竟能在燕京掀起如此震撼的投资浪潮,更令人震撼的是……竟真与他达成了合作意向?

魏和平脑海浮现出一幅十八岁少年应对诸多巨擘的画面,怎么看都觉得格格不入。

而霍启煊几乎独占了燕京几乎所有战略性产业的投资版图。

魏老夫人同样一脸难以置信。

她觉得周统言辞稍显夸张。

一旁的魏若冰,则双手紧握成拳置于膝上,全身如石般僵硬。

霍启煊带来的冲击令她感到无措。

夜深,魏老夫人和魏若冰主动走向厨房准备晚餐。

打开冰箱,挑选新鲜食材,老夫人计划做几道简单却温馨的菜肴。

魏若冰协助清洗并切好蔬菜。

油锅加热后,先煎了几枚荷包蛋,待蛋白呈现金黄色时盛出。

接着放入猪肉翻炒,加入酱油提味,再混入切好的蔬菜一同翻炒。

不久,厨房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另一边,魏和平与周统仍在客厅交谈,话题源源不断,从军旅岁月聊到退休后的日常,再到晚辈们的近况,笑声不断。